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译文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你骑着征马,翩翩而去;秋天城中,明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匈奴单于你切莫靠近我汉家边塞,如今我都护将军正欲莅临边关。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汉家驿道中,烽火接连燃起,胡地沙多,井泉难寻。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功成之后要献战利品,你此番北去,用不了一年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你骑着征马,翩翩而去;秋天城中,明月正圆。 匈奴单于你切莫靠近我汉家边塞,如今我都护将军正欲莅临边关。 汉家驿道中,烽火接连燃起,胡地沙多,井泉难寻。 功成之后要献战利品,你此番北去,用不了一年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注解

1
征:即行,远行。
2
城秋:一作“秋城”。
3
单于:这里指少数民族首领。
4
临边:一作“回边”。
5
驿:即驿道,此指边防要道。
6
烟火:即烽火。
7
胡沙: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沙漠地区。
8
乏:一作“泛”。
9
井泉:一作“水泉”。
10
献捷:指战胜后所获得的俘虏和战利品。
11
经年:即一年,长年。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赏析

崔颢的这首《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

此诗开头“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两句写诗人送人远去,而明月正圆,暗寓友人远去后心中无限惆怅。征马,点明裴都护远赴边庭。翩翩,赞其风度。城秋,点明送别地点和时节。

颔联“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写裴都护远赴单于都护府镇守边关。这里“单于”既是实指敌人首领,又暗点裴都护所往之地,语义双关。这两句以虚拟的告诫敌人的口吻措辞,告诫敌酋不要轻举妄动,扰犯边关,衬写裴都护强大的声威,谐谑而又豪壮。

颈联“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边防要道上烽烟四起,表明此时边关形势急迫,又暗寓了裴都护到任后,边关防备严密。胡地黄沙漫天,大漠瀚海,缺乏水泉,自然条件恶劣。“胡沙”一句,既是实写边地之景,又暗寓了都护镇守边关的艰辛。

结尾“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两句写裴都护此去镇守边关,不必经年就能成功献捷,呼应前面“单于莫近塞”,这既是夸赞和祝愿,也是勉励。

这首送别之作,语言朴实,格调刚健高昂,挟幽并慷慨之气,风骨凛然,正如徐献忠所言:“(崔)颢诗气格齐俊,声调倩美,其说塞垣景象,可与明远(鲍照)抗庭。”

作者简介

崔颢
崔颢 唐代诗人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黄雀衔黄花,翩翩傍檐隙。
本拟报君恩,如何反弹射。
金罍美酒满座春,平原爱才多众宾。
满堂尽是忠义士,何意得有谗谀人。
谀言反覆那可道,能令君心不自保。
北园新栽桃李枝,根株未固何转移。
成阴结实君自取,若问傍人那得知。
君家定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去来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
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
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
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河边。
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喜见花。
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
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
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
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
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
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台清酒就君家。
小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