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行·汉家中叶赤眉起
老将行·汉家中叶赤眉起
汉家中叶赤眉起,男儿报国辞乡里。
大布裹头谒长官,长矛突阵酬知己。
当时军帅重豪英,握手款语如弟兄。
群贼见马但罗拜,搴旗独舞人皆惊。
烟尘荡尽战袍紫,论功尚是辽东豕。
抃掌且欢天下平,归来稳卧云山里。
生儿能耕女能织,邻叟时来同酒食。
醉后犹弯八石弓,腐儒愕视誇神力。
去年关东有书至,蛟鼍上岸来争地。
重提宝剑诀亲知,跃马往输囊底智。
讵图时势一朝变,健儿掉首羞言战。
不闻刁斗响壕墙,但见胡床摇羽扇。
独上高岗喝窜兵,军衣改制无姓名。
横冲已失刀戈利,挺立谁与枪炮争。
斩馘无功逃不死,朝廷自有通和使。
靴根跌断太行山,泪血空增辽海水。
忆我年少战阊门,电击雷奔扫盗屯。
夷兵踸踔不入眼,旁望驰突惊其魂。
请缨无成敌早料,吾侪尚在英俄笑。
白发封侯只等閒,伤心岂为终屠钓。
邻儿意气吞长鲸,夜凉来问阴符经。
忧时但愿欃枪隐,不向天涯被甲行。

作者简介

王昌麟
王昌麟 诗人

王昌麟(1862年~1918年),别名正豫,字瑞徵,柳街乡人。他敏慧过人,5岁其父授之以书,渐长即能赋诗作对。6岁丧父,家境日衰,其母张氏,尽售其田,以偿债所余,佃田耕作。王昌麟为人耿介,不苟取与,处世以诚,待人以礼,飘泊一生,才未竟用。民国7年(1918年)12月病逝,终年57岁。其遗著有《周官通释》《文学通论》(一名国文讲义)《晴翠山房文集》《惜斋文录》等共19卷。

王昌麟(1862年~1918年),别名正豫,字瑞徵,柳街乡人。他敏慧过人,5岁其父授之以书,渐长即能赋诗作对。6岁丧父,家境日衰,其母张氏,尽售其田,以偿债所余,佃田耕作。王昌麟为人耿介,不苟取与,处世以诚,待人以礼,飘泊一生,才未竟用。民国7年(1918年)12月病逝,终年57岁。其遗著有《周官通释》《文学通论》(一名国文讲义)《晴翠山房文集》《惜斋文录》等共19卷。
天上重云郁不开,严飙送凛破空来。
波澜海上鱼龙睡,摇落山中草木哀。
长箭射雕过玉塞,短衣骑马望金台。
战秋辞向宵深读,太息江东独步才。
客里逢秋梦不安,登山临水送归难。
三年枉祝乌头变,万里长怜雁影单。
红树园林乡国远,黄花风雨帝城寒。
五噫吟罢空搔首,庑下何人识伯鸾。
如此江山不易寻,归鞍暂得豁尘襟。
一峰缺处一峰补,半壁晴时半壁阴。
路入云间盘缟带,泉从石底响瑶琴。
书生未解谈形胜,搔首青天感已深。
锦城西障峻连天,下有骊龙百丈渊。
晴霁雪山来眼底,风烟吴舶叩关前。
歌成相和流金石,曲用横吹壮管弦。
岂独一隅资保障,更看磨盾勒燕然。
神凤有灵羽,超然随所向。
俗网安可撄,敛翮归昆阆。
郑公少不羁,抗志浮云上。
初登京兆堂,继谒扶风帐。
希圣已知津,当仁无与让。
还山自读书,庭草吐奇状。
既构豺虎昏,弥忧礼乐旷。
伐檀俟河清,覃思老逾壮。
遂振六籍尘,存为千载贶。
馀生亦好游,燕楚空流浪。
明月照虚堂,鸡犬延馀望。
身世何冤亲,久欲遵微尚。
所患德未成,惭逢北海相。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