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上行三首其一
堤上行三首其一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堤上行三首其一译文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堤头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樯橹相连,是一个繁华的江边码头。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天色已晚,行人急于回家,在渡口争着摆渡,浆声荡漾在江中。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月照寒江,夜色中隔江相望,烟波浩渺,两岸长堤之上,行人络绎不绝,歌声此起彼伏。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歌声或表达爱情,或诉说哀怨;流水和月光无穷无尽,歌声中情感绵绵。

堤头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樯橹相连,是一个繁华的江边码头。 天色已晚,行人急于回家,在渡口争着摆渡,浆声荡漾在江中。 月照寒江,夜色中隔江相望,烟波浩渺,两岸长堤之上,行人络绎不绝,歌声此起彼伏。 歌声或表达爱情,或诉说哀怨;流水和月光无穷无尽,歌声中情感绵绵。

堤上行三首其一注解

1
樯:原指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船。
2
中流:在水流之中。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 唐代诗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秋堂境寂夜方半,云去苍梧湘水深。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