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作者简介

佚名
佚名 宋代诗人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
”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
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
戒仆养之终老。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崔篆,汉人也,为郡守,时王莽改制,爪牙遍及各地,严刑峻法,杀戮无辜。
篆所至之囚系满狱。
篆垂涕曰:嗟乎,刑法酷烈,乃至于斯!此皆何罪!”遂为之平反,所出二千余人。
吏叩头谏曰:君诚仁者,然今独君为君子,将有悔乎?
”篆曰:吾无悔,纵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
”吏默然无以应。
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禾李核,欲持去,顾禾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禾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
闻者传语:盲者得视。
”众犬吠声,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禾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因就斫之。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
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
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
”曰:然。
”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
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
一日不樵,母且饥。
死生命也,吾何畏哉?
”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
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
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
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逐而杀之。
客逆劳之。
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
”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
”遂碎其土偶。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
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
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万年乃不复言。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