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壤歌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击壤歌译文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升起就去耕作田地,太阳下山就回家去休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耕田劳作就可获取食物。

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

太阳升起就去耕作田地,太阳下山就回家去休息。 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耕田劳作就可获取食物。 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

击壤歌注解

1
作:劳动。
2
息:休息。
3
凿:开凿。开凿。
4
耕田:耕田劳作。
5
帝力于我何有哉:一说为”帝何德与我哉“。帝力,尧帝的力量。何有,有什么(影响)。如果是”何德“,那就是有什么(恩惠)。

击壤歌背景

这首歌谣大约流传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传说在尧帝时代,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一边悠闲地做着“击壤”的游戏,一边唱出了这首歌。

击壤歌赏析

《击壤歌》是一首淳朴的民谣。

前四句概括描述了当时农村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者用极其简朴的语言描述了远古农民的生存状况和劳动生活。每天看着太阳作息,或劳作或休息。生活简单,无忧无虑。“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两句描述的是远古农民的生存状况的另一方面,吃和喝。自己凿井,自己种地,生活虽然劳累辛苦,但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最后一句抒发情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样安闲自乐,谁还去向往那帝王的权力?帝王的权力对我有什么用呢?“帝力”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指“帝王的力量”,也就是说,人们的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而君王对此并没有什么作用,这句诗反映了远古农民旷达的处世态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自豪和满足,反映了农民对自我力量的充分肯定,也反映了对帝王力量的大胆蔑视。

太阳出来起来劳动,太阳下山休息养生,打一口井用以饮水,整理田地种出五谷丰登。歌谣般的风貌,仿佛听到了一个苍老而健硕的农人,在田地中对着无垠田畴悠扬地咏颂。这是他们怡然于简朴生活的自足的歌声,展现出了农耕时代上古先民的幸福生活场景,诠释出原始的自由安闲和自给自足的简单快乐。自然中见淳美,朴拙中见太平。

作者简介

佚名
佚名 宋代诗人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丙之晨。
龙尾伏辰。
均服振振。
取虢之旂。
鹑之贲贲。
天策焞焞。
火中成军。
虢公其奔。
跞躁摧长恧兮擢戟驭殳。
所离不降兮泄我王气苏。
三军一飞降兮所向皆殂。
一士判死兮而当百夫。
道祐有德兮吴卒自屠。
雪我王宿耻兮威振八都。
军伍难更兮势如貔貙。
行行各努力兮于乎于乎。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我适安归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吴为无道。
封豕长蛇。
以食上国。
欲有天下。
政从楚起。
寡君出自草泽。
使来告急。
睅其目。
皤其腹。
弃甲而复。
于思于思。
弃甲复来。
从其有皮。
丹漆若何。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