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七夕·犊鼻长挑竹杖头
次韵七夕·犊鼻长挑竹杖头
犊鼻长挑竹杖头,未能免俗想清流。
西来谁遣青禽至,仙去还乘白鹤游。
天上欢娱才瞬息,人间恩爱漫绸缪。
穿针乞巧真儿戏,曝腹庭中更可羞。

作者简介

李光
李光 宋代诗人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荆棘林中蛇虺惊,悬知不作凤雏鸣。
维熊已误传佳梦,得女犹能继颂声。
贫贱预求梁氏婿,才情敢擅谢娘名。
囊中幸自全无物,更觉新来分外清。
一榻萧然岸幅巾,寒梅为友竹为邻。
清谭谢傅风流胜,倒载山翁气味真。
独把琴棋消永日,未须歌管送馀春。
簿书堆案应频扫,不学陶潜避俗尘。
旋植修篁一径深,萧然便可涤尘襟。
碧移湘浦千梢净,清借淇园十亩阴。
晓槛秋声风撼玉,空庭寒影月筛金。
造门赖有山阴客,酒熟时来伴醉吟。
数椽茅屋绝过从,窗户深明一径通。
雨过竹丛增晚翠,风翻荷沼乱殷红。
揩磨五字无瑕颣,鼓吹群经有折衷。
敩学从来自强半,应怜时辈尚谈空。
扁舟访我海边村,笑语俄惊隔九原。
萧寺新题云有态,故乡清誉玉无痕。
伤心姹女能传业,衔痛慈亲尚倚门。
纼绋情乖临穴送,一尊聊酹若敖魂。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