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叶灵渊·细路如蛇盘
访叶灵渊·细路如蛇盘
细路如蛇盘,山根复山巅。
振衣上千仞,顿觉天地宽。
四山朗开豁,斜阳淡平川。
溪浅不可舟,桥断衣可搴。
依依桑柘村,翳翳井里烟。
老翁古柳枢,扶杖白垂肩。
问途入深巷,蒲柳隐败垣。
忽得幽人居,一室静且安。
中有插架书,外有负郭田。
种秫可酿酒,枕书时醉眠。
自言居家好,笑我行路难。
欲分清溪尾,着我屋数椽。
踏月两相过,亦足陶情欢。
子虽爱我厚,我亦愧子言。
天涯倦游客,岂不怀故山。
抱薪煮白石,岸巾曝晴檐。
兴来或杖履,松阴弄潺湲。
如此岂不乐,胡为复盘桓。
泠然御风去,月暮孤云寒。

作者简介

于石
于石 宋代诗人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顽云怙势吞烛龙,一夜老尽江上峰。
骖鸾驾鹤下瑶阙,羽衣森列飞行空。
玉虯夭矫振鳞甲,猎猎怒战谁争锋。
银河剪刻纷弄巧,姑射缥缈来无踪。
半开半落花绕树,无根无蒂絮因风。
造物幻出不可测,万变归我一慨中。
重裘何富,负薪何穷。
烹茶何俭,饮羔何丰。
天意茫茫无问处,人事悠悠定何许。
丰年固知雪可喜,贫民不以雪为瑞。
安得见晛消凝阴,寒崖草木皆生春。
六月不雨至七月,草木脆乾石欲裂。
方士画符如画鸦,呵叱风伯鞭雷车。
九天云垂海水立,骄阳化为雨三日。
万口竞夸方士灵,彼亦自谓吾符神。
谁知水旱皆天数,贪天之功天所恶。
吾心修德可弭灾,大抵雨从心上来。
桑林自责天乃雨,岂在区区用方士。
客行归故乡,依依一邻叟。
把酒向我言,重叹生不偶。
大男年二十,前年方娶妇。
府帖点乡兵,井邑备攻守。
万骑声撼天,战骨今欲朽。
小男年十三,娇痴犹恋母。
所恃惟此儿,未忍辄笞殴。
垂白力耕耘,一饭仅充口。
东邻数十家,兵火十无九。
西邻破茅屋,萧然一无有。
悍吏猛索租,摧剥及鸡狗。
嗟子行四方,颇亦闻此否。
偶述邻里情,勿讶言语丑。
老妇洗瓦盆,呼儿进畦韭。
愿子姑暂留,为我进杯酒。
银炉炽炭麒麟红,销金帐暖熏笼烘。
爨下有蜡可代薪,笑我夜寒痴坐然枯松。
贫富贵贱何不公,安能排云叫呼天九重。
空怜尔松生抱有用材,不遇匠石梁栋施帡幪。
盘根错节屹立冻不死,凜凜劲气犹足排严冬。
颠崖峭壁人迹绝,闲云流水相冥蒙。
胡为明不能保身,丁丁斧斤山其童。
鹑衣百结缩如蝟,地炉拥膝便可闲从容。
当年榷油幸不严汝禁,余用尚及斯民穷。
阳和无声入骨髓,不知夜雪没屋霜横空。
但见蒙蒙香雾霭四壁,红辉紫焰明窗栊。
御寒何必裘蒙茸,盎然一室回春风。
何当散作一天暖,坐令四海尽在春风中。
曾为石壁游,更借僧房宿。
楼阁倚林腰,溪山醒尘目。
敲门寻旧僧,清响应林谷。
老僧不厌客,分我云半屋。
禅月岂后身,尚余诗满腹。
疑我亦荀鹤,再与赋汉牧。
汲井昼煮茶,洗钵夜分粥。
山空人语寂,邀我入深竹。
独抱无弦琴,不唱浮生曲。
月树影参差,风鸣声断续。
翛然出尘表,身世转幽独。
明朝出山去,无言笑相瞩。
江上石牛眠,秋草为谁绿。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