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华阴
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天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行经华阴译文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

借问路旁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 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行经华阴注解

1
岧峣:山势高峻的样子。
2
太华:即华山。
3
咸京:即咸阳,今陕西西安。此诗把唐都长安称为咸京。
4
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即巨灵祠。汉武帝登华山顶后所建。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5
仙人掌:峰名,为华山最峭的一峰。相传华山为巨灵神所开,华山东峰尚存其手迹。
6
秦关:指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7
驿路:指交通要道。
8
汉畤: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9
名利客:指追名逐利的人。
10
学长生:指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行经华阴背景

崔颢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年间二次入都。诗人此次行经华阴,事实上与路上行客一样,也未尝不是去求名逐利,但是一见西岳的崇高形象和飘逸出尘的仙迹灵踪,也未免移性动情,感叹自己何苦奔波于坎坷仕途。

行经华阴赏析

此诗是崔颢前往古都咸阳求取功名途经华阴而作。此诗描写了诗人途经华阴时所见的华山三峰雄奇险峻的景色,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瑰丽,抒发了诗人对奔走名利者的不耻以及对学道求仙的向往之情。

前四句都是写景。诗人在华山脚下,众多景物不可能全都收入眼帘,如诗中所说的汉畤(从秦文公到汉高祖所建的神坛之类,共有五畤)远离华山,不可目击。所以,诗人既纵展目力,又驰骋想象,把眼前景和意中景结合起来,描绘了一幅硕大无朋、气势恢宏的壮丽画卷。华山高耸,俯视咸京;巨灵神所辟的三峰(著名的芙蓉峰、玉女峰、明星峰)如从天外飞来,鬼斧神工,非人间刀斧所能削成;诗人经华阴时,正值雨过天晴,峰峦如洗,自然清新。武帝祠前云蒸霞蔚,烟云时聚时散;仙人掌上新晴如画,翠色怡人心目。

五、六两句是诗人胸臆中的一幅写意画。第五句中的“枕”字把黄河、华山都人格化了,突出其宏大的气势;险字则语义双关,既慨叹山河之险壮,又暗喻仕途之险恶。第六句中的“连”字,有囊括全景之妙,把上文中的武帝祠、仙人掌等仙迹灵踪连缀起来,使之浑然一体,更显神奇瑰丽。至此,诗人完成了画面的描绘,所营造的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为后两句抒发感慨蓄积了足够的气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八句是诗人讲述古都咸京,是文人求取功名的热闹之地,通往咸京之路名利客络绎不绝。诗人就是众多名利客中的一个。但见到或想到这自然美妙、神奇瑰丽、气象万千、令人叹为观止的山河胜景和神灵古迹,诗人不免移性动情,感叹自己何苦费尽心力地在坎坷的仕途上奔波,于是以劝喻路人的方式,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与其如此辛劳,不如到大自然中学长生之道。这种思想感情,是在前六句所描绘的画面中自然浮出的,有水到渠成之妙。

崔颢现存诗中大都格律严整,然而此诗却打破了律诗起、承、转、合的传统格式,别具神韵。前六句虽有层次先后,却全为写景,到第七句突然一转,第八句立即以发问的句法收住,“此处”二字,绾合前文,导出“何如学长生”的诗旨。从全篇来看,诗人融神灵古迹与山河胜景于一炉,诗境雄浑壮阔而富有意蕴。

作者简介

崔颢
崔颢 唐代诗人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边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边使,为传边塞情。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万万长条拂地垂。
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见。
艳彩朝含四宝宫,香风吹入朝云殿。
汉家宫女春未阑,爱此芳香朝暮看。
看去看来心不忘,攀折将安镜台上。
双双素手剪不成,两两红妆笑相向。
建章昨夜起春风,一花飞落长信宫。
长信丽人见花泣,忆此珍树何嗟及。
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折暮折登玉墀。
只言岁岁长相对,不寤今朝遥相思。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