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侯侍御
赠侯侍御
步逸辞群迹,机真结远心。
敦诗扬大雅,映古酌高音。
逃祸栖蜗舍,因醒解豸簪。
紫兰秋露湿,黄鹤晚天阴。
旧业馀荒草,寒山出远林。
月明多宿寺,世乱重悲琴。
霄汉时应在,诗书道未沈。
坐期阊阖霁,云暖一开襟。

作者简介

杨巨源
杨巨源 唐代诗人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天眷君陈久在东,归朝人看大司空。
黄河岸畔长无事,沧海东边独有功。
已变畏途成雅俗,仍过旧里揖秋风。
一门累叶凌烟阁,次第仪形汉上公。
二八婵娟大堤女,开垆相对依江渚。
待客登楼向水看,邀郎卷幔临花语。
细雨濛濛湿芰荷,巴东商侣挂帆多。
自传芳酒涴红袖,谁调妍妆回翠娥。
珍簟华灯夕阳后,当垆理瑟矜纤手。
月落星微五鼓声,春风摇荡窗前柳。
岁岁逢迎沙岸间,北人多识绿云鬟。
无端嫁与五陵少,离别烟波伤玉颜。
方寻莲境去,又值竹房空。
几韵飘寒玉,馀清不在风。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
擘破得全鱼,一点翠光去。
文物京华盛,讴歌国步康。
瑶池供寿酒,银汉丽宸章。
灵雨含双阙,雷霆肃万方。
代推仙祚远,春共圣恩长。
凤扆临花暖,龙垆旁日香。
遥知千万岁,天意奉君王。
鸳鹭彤庭际,轩车绮陌前。
九城多好色,万井半祥烟。
人醉逢尧酒,莺歌答舜弦。
花明御沟水,香暖禁城天。
赐宴文逾盛,徵歌物更妍。
无穷艳阳月,长照太平年。
云陛临黄道,天门在碧虚。
大明含睿藻,元气抱宸居。
戈偃征苗后,诗传宴镐初。
年华富仙苑,时哲满公车。
化入絪缊大,恩垂涣汗馀。
悠然万方静,风俗揖华胥。
玉漏飘青琐,金铺丽紫宸。
云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
瑞霭方呈赏,暄风本配仁。
岩廊开凤翼,水殿压鳌身。
文雅逢明代,欢娱及贱臣。
年年未央阙,恩共物华新。
垂拱乾坤正,欢心品类同。
紫烟含北极,玄泽付东风。
珠缀留晴景,金茎直晓空。
发生资盛德,交泰让全功。
间气登三事,祥光启四聪。
遐荒似川水,天外亦朝宗。
代是文明昼,春当宴喜时。
垆烟添柳重,宫漏出花迟。
汉典方宽律,周官正采诗。
碧宵传凤吹,红旭在龙旗。
造化膺神契,阳和沃圣思。
无因随百兽,率舞奉丹墀。
睿德符玄化,芳情翊太和。
日轮皇鉴远,天仗圣朝多。
曙色含金榜,晴光转玉珂。
中宫陈广乐,元老进赓歌。
莲叶看龟上,桐花识凤过。
小臣空击壤,沧海是恩波。
物象朝高殿,簪裾溢上京。
春当九衢好,天向万方明。
乐报箫韶发,杯看沆瀣生。
芙蓉丹阙暖,杨柳玉楼晴。
阊阖开中禁,衣裳俨太清。
南山同圣寿,长对凤凰城。
日上苍龙阙,香含紫禁林。
晴光五云叠,春色九重深。
赏叶元和德,文垂雅颂音。
景云随御辇,颢气在宸襟。
永保无疆寿,长怀不战心。
圣朝多庆赐,琼树粉墙阴。
化洽生成遂,功宣动植知。
瑞凝三秀草,春入万年枝。
凤掖嘉言进,鸳行喜气随。
仗临丹地近,衣对碧山垂。
渥泽方柔远,聪明本听卑。
愿同东观士,长对汉威仪。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