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千古峨眉月
水调歌头·千古峨眉月
千古峨眉月,照我别离杯。
故人中岁聚散,脉脉若为怀。
醉帽三更风雨,别袂一帘山色,为放笑眉开。
握手道旧故,抵帽论人才。
山中人,灶间婢,亦惊猜。
江头新涨催发,欲去重裴回。
世事丝丝满鬓,岁月匆匆上面,渴梦肺生埃。
酒罢听客去,公亦赋归来。

作者简介

魏了翁
魏了翁 宋代诗人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更尽一杯酒,春近武陵源。
源头父老迎笑,人似老癯仙。
检校露桃风叶,问讯渚莎江草,点检旧风烟。
世界要人拄,公独卧闲边。
叹从来,分宇宙,有山川。
主宾均是寄耳,赢得鬓毛班。
最苦中年相别,更是人才难得,相劝且加餐。
归为玉昆说,时寄我平安。
恰秋光四十,箕斗外、月初弦。
笑浅濑平芜,寒城小市,掌许山川。
半生梦魂不到,与君侯、岁岁此周旋。
鞍马空销髀肉,山牟未换貂蝉。
人生天地两仪间。
须住百余年。
数重卦三三,后天八八,来日千千。
面前路头尽阔,放规模、运量十分宽。
官职终还分定,儿孙也靠心传。
两便星前秉烛游。
滔滔车马九河流。
耳听宣政升平曲,目断炎兴未复州。
闻鼓吹,强欢讴。
被人嗺送作遨头。
凭谁为扫妖氛静,却与人间快活休。
舣棹汉嘉口,更尽渭城杯。
凌云山色,似为行客苦伤怀。
横出半天烟雨,锁定一川风景,未放客船开。
想见此楼上,阅尽蜀人才。
山猿鹤,江鸥鹭,亦相猜。
滔滔日夜东注,全璧几人回。
客亦莞然成笑,多少醉生梦死,转首总成埃。
信屈四时耳,寒暑往还来。
幸有天遮蔽。
为西南、空虚一面,挺生男子。
塞下将军支颐卧,夜半揽衣推起。
扫十万、胡人如洗。
见说巴山矟马退,也都因、粮运如流水。
剑以北,一人耳。
十年梦断斜阳外。
恰归来、昌蒲蘸酒,祝兄千岁。
入从出藩谁不是。
谁是难兄难弟。
正乐意、融融未已。
莫趣东方千骑去,愿时平、华皓长相对。
闲富贵,只如此。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