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张十三建封
别张十三建封
尝读唐实录,国家草昧初。
刘裴建首义,龙见尚踌躇。
秦王拨乱姿,一剑总兵符。
汾晋为丰沛,暴隋竟涤除。
宗臣则庙食,后祀何疏芜。
彭城英雄种,宜膺将相图。
尔惟外曾孙,倜傥汗血驹。
眼中万少年,用意尽崎岖。
相逢长沙亭,乍问绪业馀。
乃吾故人子,童丱联居诸。
挥手洒衰泪,仰看八尺躯。
内外名家流,风神荡江湖。
范云堪晚友,嵇绍自不孤。
择材征南幕,湖落回鲸鱼。
载感贾生恸,复闻乐毅书。
主忧急盗贼,师老荒京都。
旧丘岂税驾,大厦倾宜扶。
君臣各有分,管葛本时须。
虽当霰雪严,未觉栝柏枯。
高义在云台,嘶鸣望天衢。
羽人扫碧海,功业竟何如。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唐代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贤豪赞经纶,功成空名垂。
子孙不振耀,历代皆有之。
郑公四叶孙,长大常苦饥。
众中见毛骨,犹是麒麟儿。
磊落贞观事,致君朴直词。
家声盖六合,行色何其微。
遇我苍梧阴,忽惊会面稀。
议论有馀地,公侯来未迟。
虚思黄金贵,自笑青云期。
长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时。
季子黑貂敝,得无妻嫂欺。
尚为诸侯客,独屈州县卑。
南游炎海甸,浩荡从此辞。
穷途仗神道,世乱轻土宜。
解帆岁云暮,可与春风归。
出入朱门家,华屋刻蛟螭。
玉食亚王者,乐张游子悲。
侍婢艳倾城,绡绮轻雾霏。
掌中琥珀钟,行酒双逶迤。
新欢继明烛,梁栋星辰飞。
两情顾盼合,珠碧赠于斯。
上贵见肝胆,下贵不相疑。
心事披写间,气酣达所为。
错挥铁如意,莫避珊瑚枝。
始兼逸迈兴,终慎宾主仪。
戎马暗天宇,呜呼生别离。
野亭逼湖水,歇马高林间。
鼍吼风奔浪,鱼跳日映山。
暂游阻词伯,却望怀青关。
霭霭生云雾,唯应促驾还。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