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放浪形骸外
水调歌头·放浪形骸外
放浪形骸外,憔悴山泽癯。
倒冠落佩,此心不待白髭须。
聊复脱身鵷鹭,未暇先寻水竹,矫首汉庭疏。
长夏啖丹荔,两纪傲闲居。
忽风飘,连雨打,向西湖。
藕花深处,尚能同载曲生无。
听子谈天舌本,浇我书空胸次,醉卧踏冰壶。
毕竟凌烟像,何似辋川图。

作者简介

张元干
张元干 宋代诗人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苍山烟澹,寒溪风定,玉簪罗带绸缪。
轻霭暮飞,青冥远净,珠星璧月光浮。
城际踊层楼。
正翠帘高卷,绿琐低钩。
影落尊罍,气和歌管共清游。
史君冠世风流。
拥香鬟凭槛,雾鬓凝眸。
银烛暖宵,花光照席,谯门莫报更筹。
逸兴醉无休。
赋探梅芳信,翻曲新讴。
想见疏枝冷蕊,春意到沙洲。
蟠桃三熟,正清霜吹冷,爱日烘香。
小试芳菲,时候无限风光。
洛滨老人星见,少室、云雾开祥。
丹青万汇,熊兆崑台,凤举朝阳。
向元枢会辅岩廊。
记名著金瓯,位入中堂。
梦熟钧天,屡惊颠倒衣裳。
黄发更宜补衮,归去定、军国平章。
管弦珠翠,兰玉簪缨,岁岁称觞。
缥缈九仙阁,壮观在人间。
凉飙乍起,四围晴黛入阑干。
已过中秋时候。
便是菊花重九。
为寿一尊欢。
今古登高意,玉帐正清闲。
引三巴,连五岭,控百蛮。
元戎小队,旧游曾记并龙山。
闽峤尤宽南顾。
闻道天边玉露。
持橐诏新颁。
且拥笙歌醉,廊庙更徐还。
江天雨霁,正露荷擎翠,风槐摇绿。
试问秦楼今夜里,愁到阑干几曲。
笑拈黄花,重题红叶,无奈归期促。
暮云千里,桂花初绽寒玉。
有谁伴我凄凉,除非分付与,杯中醽醁。
水本无情山又远,回首烟波云木。
梦绕西园,魂飞南浦,自古情难足。
旧游何处,落霞空映孤鹜。
雨断翻惊浪,山瞑拥归云。
麦秋天气,聊泛征棹泊江村。
不羡腰间金印,却爱吾庐高枕,无事闭柴门。
搔首烟波上,老去任乾坤。
白纶巾,玉麈尾,一杯春。
性灵陶冶,我辈犹要个中人。
莫变姓名吴市,且向渔樵争席,与世共浮沈。
目送飞鸿去,何用画麒麟。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