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
客居
客居所居堂,前江后山根。
下堑万寻岸,苍涛郁飞翻。
葱青堑木梢,邪竖杂石痕。
子规昼夜啼,壮士敛精魂。
峡开四千里,水合数百源。
人虎相半居,相伤终两存。
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
西南失大将,商旅自星奔。
今又降元戎,已闻动行轩。
舟子候利涉,亦凭节制尊。
我在路中央,生理不得论。
卧愁病脚废,徐步视小园。
短畦带碧草,怅望思王孙。
凤随其皇去,篱雀暮喧繁。
览物想故国,十年别荒村。
日暮归几翼,北林空自昏。
安得覆八溟,为君洗乾坤。
稷契易为力,犬戎何足吞。
儒生老无成,臣子忧四番。
箧中有旧笔,情至时复援。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唐代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万锦城,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
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
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
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
今忽暮春间,值我病经年。
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来不拔,莫计枝凋伤。
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
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
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
我生无来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
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苍江多风飙,云雨昼夜飞。
茅轩驾巨浪,焉得不低垂。
游子久在外,门户无人持。
高岸尚如谷,何伤浮柱欹。
扶颠有劝诫,恐贻识者嗤。
既殊大厦倾,可以一木支。
临川视万里,何必阑槛为。
人生感故物,慷慨有馀悲。
平生江海心,宿昔具扁舟。
岂惟青溪上,日傍柴门游。
苍皇避乱兵,缅邈怀旧丘。
邻人亦已非,野竹独修修。
船舷不重扣,埋没已经秋。
仰看西飞翼,下愧东逝流。
故者或可掘,新者亦易求。
所悲数奔窜,白屋难久留。
我有阴江竹,能令朱夏寒。
阴通积水内,高入浮云端。
甚疑鬼物凭,不顾翦伐残。
东偏若面势,户牖永可安。
爱惜已六载,兹晨去千竿。
萧萧见白日,汹汹开奔湍。
度堂匪华丽,养拙异考槃。
草茅虽薙葺,衰疾方少宽。
洗然顺所适,此足代加餐。
寂无斤斧响,庶遂憩息欢。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