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
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
天末彤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
江湖寥落尔安归?
陌上挟丸公子笑,闺中调醯丽人嬉。
今宵欢宴胜平时。

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译文

天末同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掉队的孤雁正迎风飞翔。已经没有适合休息的栖息地了。

陌上挟丸公子笑,闺中调醯丽人嬉。今宵欢宴胜平时。田野中的射手看着被猎杀正在下落的大雁,家中的妻子正在忙碌着烹调。看来今天的晚饭多了一道美味的大雁肉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掉队的孤雁正迎风飞翔。已经没有适合休息的栖息地了。 田野中的射手看着被猎杀正在下落的大雁,家中的妻子正在忙碌着烹调。看来今天的晚饭多了一道美味的大雁肉了。

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注解

1
天末:天边。雪云。
2
黯四垂:雪云向四面布散。
3
失行:离群。
4
寥落:冷静。
5
尔:指雁。
6
安归:归向何处。
7
陌上:路上。金丸指弹丸。受伤坠地的鸟。
8
闺中:内室。女子洁白的手。调和作料,醯指醋。
9
宵:作“朝”。

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赏析

国维写词刻意求新,这首词可以说是一篇代表之作。它的新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词中写出了诗的格调和意境,二是在咏雁的旧题材中写出了前人没有写过的新内容。

古代的咏雁词,像张炎的《解连环》、元好问的《摸鱼儿》,也借对孤雁的伤感暗寓亡国之痛,但他们抒发主要是个人的悲哀,或者说至多是由个人遭遇引起的对国家的悲哀,而王国维这首词不同,它是一种沉甸甸的社会历史感,有一种生存竞争带来的血腥气味。可以说是一种洞察人类社会的眼光及由此而生的恻隐之心。这种哲人式的悲哀是王国维诗词中所特有的,在这首词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天末同云黯四垂”预示首大雪将临的同时云彩已经在天边密布,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是环境渲染,给人一种灾难将临的暗示。“失行孤雁逆风飞”又在说一个生灵不屈不顾风雪将至的危险仍独自在空中飞翔。仅此两句,已不同于前人常写的那些传书的雁或惊弦的雁。作为喻体的雁,逆风而飞目的是要寻找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躲避即将到来的风雪。然而“江湖寥落尔安归”又在说严寒的冬天,江湖中已经没有适合雁子栖息的芦塘。

接着王国维在下半阕一转,没有接着写那些沉甸甸的东西,而是忽然变换了观察角度。“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一改上半阕的紧张、寒冷的气氛而变为轻松、温馨。这两句是对仗,上一句写射雁者的技艺和风采,下一句写殷勤体贴的妻子。当我们想到这血淋淋的“落羽”和“欢宴”中的佳肴正是那倔强的孤雁时,所有的轻松和温馨就全变成了沉重和寒冷了。但作者还嫌不够,又加了一句“今宵欢宴胜平时”。

作者简介

王国维
王国维 近代诗人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谁道江南秋已尽,衰柳毵毵,尚弄鹅黄影。
落日疏林光炯炯,不辞立尽西楼暝。
万点栖鸦浑未定,潋滟金波,又冪青松顶。
何处江南无此景,只愁没个闲人领。
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
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谁道江南春事了,废苑朱藤,开尽无人到。
高柳数行临古道,一藤红遍千枝杪。
冉冉赤云将绿绕,回首林间,无限斜阳好。
若是春归归合早,余春只搅人怀抱。
莫斗婵娟弓样月,只坐蛾眉,消得千谣诼。
臂上宫砂那不灭,古来积毁能销骨。
手把齐纨相诀绝,懒祝西风,再使人间热。
镜里朱颜犹未歇,不辞自媚朝和夕。
犀比六博消长昼,五白惊呼骤。
不须辛苦问亏成。
一霎尊前了了见浮生。
笙歌散后人微倦,归路风吹面。
西客落月荡花枝。
又是人间酒醒梦回时。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