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锡虎·杖锡山中深
杖锡虎·杖锡山中深
杖锡山中深,与世绝往学。
从来称是仙圣窟,虎暴不得奸其间。
今年山神大失职,虎来山前搏人食。
传闻此义我亦怪,历问更为居者惜。
杖锡山中民,犷健疏农耕。
老稚为樵壮为猎,朝朝暮暮山中行。
山獐野雉收当粮,天寒果熟霜狸香。
腰弓度垅矢插房,黄茅覆溪机半张。
鸟啼犬奔风箭急,机鸣未发且前立。
平生闻虎不识面,颠倒穷途忽相及。
惊呼顿迅声渐微,妻儿骇呀不即归。
循踪走至设机处,但有血渍斓斑衣。
呜呼哀哉乎,此民良足悲。
呜呼嗟哉乎,此事不足疑。
吾闻以毒殃物者,物亦以毒殃其身,我不敢以尔为仁。
以饵钩物者,物亦钩尔以为饵,我不敢以尔为智。
杖锡山,山绝深,无虎不必古,有虎不必今。
天生此物居山林,有虎无虎视尔心。
但令尔心无干戈,虎居深山奈尔何。

作者简介

戴表元
戴表元 宋代诗人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著有《剡源集》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著有《剡源集》
我爱班溪班,班班为谁好。
於时九秋晚,霜叶红不埽。
石摇未归云,水映欲衰草。
累累牛羊队,洒洒鱼龙道。
崇丘尚多菜,残村几经潦。
故物一若斯,今我胡不老。
赤字从幸相狎,聊坐畅怀抱。
悠悠循涧行,磊磊据石坐。
林垂短长云,山缀丹碧颗。
蓼花最无数,照水娇婀娜。
何知是节序,风日自清妥。
群童竞时新,藕果间蔬蓏。
欣然为之醉,乌帽危不堕。
此日山中怀,孟翁不如我。
老树老且枯,数柯枝缀之。
虫来食其叶,藤来缠其皮。
幸然根本坚,未至甚雕披。
风霜既无损,雨露犹见私。
如何乌乌辈,同巢自倾危。
斗击翼似斧,啄伤嘴如锥。
树色岁时减,树力日夜衰。
回头试一顾,但可相扶持。
荒城日暮秋江长,{禾罢}稏野熟秋风香。
青天茫茫不知处,扁舟卧入菰蒲乡。
波深浪静鱼鸭乐,遥林堕景同飞扬。
平生见画无此本,便谷默写悬高堂。
须臾雷雨涨深墨,渔户悉闭收牛羊。
篙人软语似怜我,拗蓬盖头编蒿床。
此时残怒尚什七,潇洒幸为清蚁虻。
无人静觉物性出,蚯蚓草虫歌晚凉。
铜山乳窦青最远,羞缩不似来时妆。
但余田鸟如匹练,双双飞点暗烟黄。
山川一百几变熊,人事百年安可常。
停舟起问鱼酒户,此时几年成战场。
虹梁羽化新起废,白骨无数埋前冈。
惆怅令人百忧起,饮客正酣歌发狂。
坐中悲乐谁竟是,归来玉兔摇沧浪。
君不见四明山下寒无粮,九月种麦五月尝。
一春辛苦无别业,日日采藤行远冈。
山深无虎行不畏,老少分山若相避。
忽然遇藤随意斫,手触藤花落如蝟。
藤多力困一颦呻,对面闻声不见人。
日昃将业各休息,妻儿懒拂灶中尘。
须臾叩门来海贾,大藤换粮论斛数。
小藤输市亦值钱,籴得官粳甜胜乳。
明朝满意作晨炊,饱饭入山须晚归。
南村种麦空早熟,逐日扃门忍饥哭。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