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行(中吕调)
望远行(中吕调)
绣帏睡起。
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
藻井凝尘,金梯铺藓。
寂寞凤楼十二。
风絮纷纷,烟芜苒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
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
凝睇。
消遣离愁无纷。
但暗掷、金钗买醉。
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
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
见纤腰,图信人憔悴。

望远行(中吕调)译文

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金梯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风絮纷纷,烟芜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从绣帏里睡醒起来,妆已残褪浅淡,却也无意重新打扮。天花板尘埃积聚,金饰楼梯覆盖着苔藓,凤楼闺房十分的寂寞。柳絮在空中纷纷飘落,烟雾中的草丛苒苒茂盛,整天独自倚栏深思。遥望出远门的人,去洛阳的南面道路已是春天将尽,忧伤地盼望远人早归。

凝睇。消遣离愁无纷。但暗掷、金钗买醉。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图信人憔悴。只有凝望,而没有办法消除离别的忧愁。只好暗自抛金沽酒痛饮。面对良辰美酒,徒然独饮,无奈反倒增添眼泪,更加悲伤。待你出游寻乐归来,故意解开外衣,又重新系上薄纱下裳,让你看看我瘦小的细腰,诚实的人那憔悴的模样。

从绣帏里睡醒起来,妆已残褪浅淡,却也无意重新打扮。天花板尘埃积聚,金饰楼梯覆盖着苔藓,凤楼闺房十分的寂寞。柳絮在空中纷纷飘落,烟雾中的草丛苒苒茂盛,整天独自倚栏深思。遥望出远门的人,去洛阳的南面道路已是春天将尽,忧伤地盼望远人早归。 只有凝望,而没有办法消除离别的忧愁。只好暗自抛金沽酒痛饮。面对良辰美酒,徒然独饮,无奈反倒增添眼泪,更加悲伤。待你出游寻乐归来,故意解开外衣,又重新系上薄纱下裳,让你看看我瘦小的细腰,诚实的人那憔悴的模样。

望远行(中吕调)注解

1
匀红:涂抹胭脂。
2
补翠:一作“铺翠”,意谓画眉。
3
藻井:绘有纹彩状如井口的天花板。
4
凝尘:凝满灰尘。对台阶的美称。
5
藓:苔藓。
6
凤楼:本指宫中楼阁,此指女子闺房。
7
十二:即十二重,言闺房之深。
8
烟芜:云烟迷茫的草地。
9
苒苒:长势茂盛的样子。
10
永日:从早到晚。
11
画阑:雕花的阑干。
12
南陌:南面的道路。
13
悄归骑:即归骑悄,意谓不见思念的人骑马归来。
14
凝睇:凝望,注视。
15
暗掷:默默地拿了。
16
醪:酒。
17
争奈:怎奈。
18
游冶:出游寻欢。
19
故故:故意,特意。
20
解放:打开系着或束着的东西。
21
翠羽:即翠云裘,用翠羽编织成的云纹衣裙。
22
信人:诚实的人。

望远行(中吕调)赏析

词中的女主人公思念着离她而去的远行人,与一般闺怨诗词不同的是,这位远行人不是去求仕、戍边、经商,而是去“游冶”,这就使女主人公处在更为悲惨的境地:相思之苦加上被弃之痛。

词从“绣帏睡起”开端,写了一整天的情况,实际是女主人公在爱人远行后长长一段时间的缩影。看似平淡无奇,却为下文尽情展衍留足余地。“藻井凝尘”言室内凌乱,无心洒扫,“金梯铺鲜”言室外冷落,无人来往,这是写她生活的环境。“寂寞凤楼十二”一句中的“寂寞”二字,可说是对刚才的总结,也是上片的核心。“风絮”二句以反衬的手法写美丽的春景,与“藻井凝尘,金梯铺鲜”形成鲜明的对比。“永日画阑,沉吟独倚"是她一天寂寞生活的概括,突出女主人公无心欣赏美景的心态。“望远行”二句写女主人公登高望远,希望游子会回到自己的身边。春已归却不见远人归影,着一“悄”字,说明女主人公不知几度登高又几度失望,这是寂寞中的希冀与希冀后的失落,失落自然更加重了她的寂寞。

过片换头“凝睇”二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不是她凝神远望归骑的目光,而是盼望落空后那失神而凝滞的目光,这目光又开启下片抒发内心情愫的一连申行动。她想排遣离愁,但却苦于“无计”;只有拔下头上的金钗换酒,求助于酒醉后的解脱,无奈无聊的自斟自饮反更添愁情以至珠泪涟涟。愁中的醉,醉后的泪,欲昏反醒,欲笑反泪。“待伊游冶归来”五句为女主人公的心理想法,最后她还是寄望于远行人的重归,待那时,要故意换下宽大的衣饰,束紧薄薄的丝裙,让那薄情人看看瘦减的“纤腰”,让他相信我因思念他而变得如此憔悴。此五句虽化用了武则天《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诗意,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思妇恨游子不归,盼游子快归,幻想游子归来之后悲喜交加的心态写的淋漓尽致。

这下片自“凝睇”开端以后,先以“无计”,继之“但……”、“空……”、“争奈……”、“待……”,一连串行动,从纪实写到设想,从行动写到内心,写出了这个女子怨而不怒、徒劳挣扎的整个过程。但这个远行人会不会归来呢?设若他真的归来了,会不会因为女主人公的憔悴而动了怜爱之心从此不再去“游冶”呢?词结束了,女主人公的悲剧却并没有结束。

柳永作为一个男性词人,极真实地写出了被弃的善良弱女子可悲的无助的境遇,这是基于柳永对女性深切的了解和同情。

作者简介

柳永
柳永 宋代诗人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虹收残雨。
蝉嘶败柳长堤暮。
背都门、动消黯,西风片帆轻举。
愁睹。
泛画鹢翩翩,灵鼍隐隐下前浦。
忍回首、佳人渐远,想高城、隔烟树。
几许。
秦楼永昼,谢阁连宵灵遇。
算赠笑千金,酬歌百琲,尽成轻负。
南顾。
念吴邦越国,风烟萧索在何处。
独自个、千山万水,指天涯去。
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
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
前驱风触鸣珂,过霜林、渐觉惊栖鸟。
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
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未晓。
念劳生,惜芳年壮岁,离多欢少。
叹断梗难停,暮云渐杳。
但黯黯魂消,寸肠凭谁表。
恁驱驱、何时是了。
又争似、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
欲掩香帏论缱绻。
先敛双蛾愁夜短。
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须臾放了残针线。
脱罗裳、恣情无限。
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
酒醒。
梦才觉,小阁香炭成煤,洞户银蟾移影。
人寂静。
夜永清寒,翠瓦霜凝。
疏帘风动,漏声隐隐,飘来转愁听。
怎向心绪,近日厌厌长似病。
凤楼咫尺,佳期杳无定。
展转无眠,粲枕冰冷。
香虬烟断,是谁与把重衾整。
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
彤霞衫遥天,掩映断续,半空残月。
孤村望处人寂寞,闻钓叟、甚处一声羌笛。
九凝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色。
感行客。
翻思故国,恨因循阻隔。
路久沈消息。
正老松枯柏情如织。
闻野猿啼,愁听得。
见钓舟初出,芙蓉渡头,鸳鸯难侧。
干名利禄终无益。
念岁岁间阻,迢迢紫陌。
翠蛾娇艳,从别后经今,花开柳拆伤魂魄。
利名牵役。
又争忍、把光景抛掷。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