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潼关送别兰姊
昭君怨·潼关送别兰姊
薄暮归鸦飞急。
古柳萧疏凝碧。
回首灞桥边。
雾如烟。
一曲歌声凄切。
惆怅骊山明月。
珍重各西东。
几时逢。

作者简介

陈逸云
陈逸云 诗人

陈逸云(1908—1969),字山椒,女,东莞茶山陈屋村人。自幼喜男装。初中毕业后,仅读一年师范,即越级考上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1927年,毕业于法科系,任国民党广州党部干事兼《国民日报》记者。曾参与组织女权运动大同盟,随北伐军抵武汉,任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党务科长。1928年辞军职,任上海市妇运会主席、国民党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妇女部长。1929年11月,任国民政府司法院秘书。l932年,考取官费留学美国密西根大学,1936年取得市政管理硕士学位。学成归国,任铁道部专员,主编《铁道月刊》。同年,日军犯绥远,傅作义率部抗击,得到全国人民声援,她被推为妇女代表,随慰问团到塞外劳军。

陈逸云(1908—1969),字山椒,女,东莞茶山陈屋村人。自幼喜男装。初中毕业后,仅读一年师范,即越级考上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1927年,毕业于法科系,任国民党广州党部干事兼《国民日报》记者。曾参与组织女权运动大同盟,随北伐军抵武汉,任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党务科长。1928年辞军职,任上海市妇运会主席、国民党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妇女部长。1929年11月,任国民政府司法院秘书。l932年,考取官费留学美国密西根大学,1936年取得市政管理硕士学位。学成归国,任铁道部专员,主编《铁道月刊》。同年,日军犯绥远,傅作义率部抗击,得到全国人民声援,她被推为妇女代表,随慰问团到塞外劳军。
愁听雨潺潺,好梦无寻处。
数尽更残冷透衾,旅思凉如许。
此刻不怀乡,怎向人前语。
独对寒灯满泪痕,点点罗巾注。
午梦。
午梦。
何处箫声风送。
拥衾懒自添衣。
卧看春寒雪霏。
霏雪。
霏雪。
乍视还疑庭月。
垂幔。
垂幔。
休冷金炉香炭。
无心诵读新词。
痴看窗前雨飞。
飞雨。
飞雨。
一洗绿阴深处。
春色到江南,却被东风误。
对此最伤怀,愁鬓添如许。
消瘦怯罗衣,懒把沉檀炷。
忍负好春光,好梦匆匆去。
风朔朔,遍黄沙。
故宫庭院易民家。
寄望江南诸友好繁华。
依旧夕阳斜。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