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饮酒·靡靡岁云晏
和陶渊明饮酒·靡靡岁云晏
靡靡岁云晏,此已非吾时。
浮居执荡志,逝将与世辞。
破屋交悲风,得处正在兹。
握粟者谁子,无烦决所疑。
道丧士失己,节义久吾欺。
于心苟不愧,穷达一任之。

作者简介

戴良
戴良 诗人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今晨风日美,吾行欲何之?
平生慕陶公,得似斜川时。
此身已如寄,无为待来兹。
况多载酒人,任意复奚疑。
山颠与水裔,一觞欢共持。
好鸟不鸣旦,好水不出山。
入冥而止坎,古亦有遗言。
所以彭泽翁,折腰愧当年。
不有酣中趣,高风竟谁传。
常年九日倍悲秋,况在长途独倚楼。
手种白杨何处是,头簪黄菊此生休。
悠悠岁月只添老,靡靡湖山已倦游。
只有思亲双泪眼,寒江忍付水东流。
昔我客华屿,古寺分半宅。
穷年无俗调,看山阅朝夕。
如何舍之去,遥遥从兹役。
朋游方饯送,赋诗仍设席。
共言新居好,今更胜畴昔。
高歌纵逸舟,持用慰离柝。
平生不解醉,来饮辄颓然。
近赖好事人,置我嵇阮间。
一酌忧尽忘,数斟思已仙。
似同曾点辈,舞此风雩天。
人道何所本,乃在羲皇先。
如何末代下,莫挽淳风还。
淫雨动连月,此日复何年。
履运有深怀,酒至已忘言。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