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州瑞莲
咏荆州瑞莲
莲之为瑞固有之,水神岂肯轻种奇。
双花仅见子辱表,并蒂尝著原父诗。
未如今年荆州幕,拔萃出类罗方池。
二花三花四五花,至於六花同一枝。
根荄太华玉井藕,彷佛函德铜池芝。
晓来朝日千叶开,宛若群玉齐顷葵。
花工示人厥有象,岂止绿沉而红依。
花中独此号君子,爱莲有说闻濂溪。
方今众贤聚本朝,左右周召而皋夔。
朝和物和天地和,荐之千载之一时。
主人生平不好异,一见错愕开双眉。
此天产也岂人力,赋此直欲同僚知。

作者简介

李曾伯
李曾伯 宋代诗人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琅琅环佩三千,一楼玉立中端委。
瑶琚碾就,襄王故国,屈平遗里。
多少铅华,飞琼涂抹,一时挼碎。
记少年驰逐,银杯缟带,几番被、鸡呼起。
冷入重貂如水。
鬓丝丝、叹非前比。
羔儿满泛,狮儿低唱,飘风过耳。
冰释边忧,春生民乐,欢形佐史。
倩何人蜚奏,五云天上,助吾君喜。
鸿禧主人,一闲半年,未尝厌闲。
谓有溪可钓,有田可秣,有兰堪佩,有菊堪餐。
羽檄秋风,胡笳夜月,多少勋秣留汉关。
如今且,效樽罍北海,歌舞东山。
门前。
咫尺长安。
但只恐纶音催禁班。
把鹭鬓数茎,更因民白,鸥心一片,犹为君丹。
蓝绶儿痴,彩衣家庆,倦羽伶俜江汉还。
春光小,看庭闱岁岁,一笑梅间。
春日何来,深雪里、南枝先白。
伊祈氏、一番陶冶,千林色香。
弱柳眼回青尚浅,小桃腮晕红将入。
笑渠侬、剪彩与裁花,夸闺德。
九十日,春还客。
数千里,官为役。
看时来、雁随云去,鱼从冰出。
一脉流通天造化,三杯扶植身关尺。
对东皇、太乙续离骚,需词伯。
缔好恨不早,觌面雅相志。
璇星楼上,一见天产此英奇。
功在淮梁砥柱,政蔼汉扶襦裤,仅借寇恂期。
懊恼剑花冷,手欲鲙鲸鲵。
濡须坞,咽喉地,腹心谁。
公其揽辔凭轼,勋业笑谈为。
贯索旄头息焰,斗极泰阶动色,归佐太平基。
客有问仆者,只说在渔矶。
我尝采石山头见蛾眉,且看浓妆淡抹两湖宜。
何物老妪生此儿,又睹双髻尤为奇。
五丁刻画盘古时,黛绿常假山灵施。
春风阅尽不肯笄,素螺头立鬓不丝。
梳云沐雨容为谁,相逢婉变是似之。
古今知几经品题,我困暑役何能诗。
祗疑前川月鉴故半亏,嫦娥妒吝耶焉知非。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