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正莼鲈佳梦绕吴乡
八声甘州·正莼鲈佳梦绕吴乡
正莼鲈佳梦绕吴乡,牙樯忍轻离。
向仲宣楼上,凭高举酒,几共灯棋。
曾记少陵留咏,出幕合持麾。
飞盖长安去,华贯平跻。
好是倚门迎笑,恰野堂云壑,菊后梅时。
庆凤雏新长,携手奉莱衣。
抚孤松、绝胜细柳,念征人、徒老玉关西。
归来也,幅巾藜杖,办取追随。

作者简介

李曾伯
李曾伯 宋代诗人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老作星沙守。
问今年、平头六十,翁还知否。
暑葛霜砧都历遍,还著回旋舞袖。
奚所用、皤然一叟。
欲觅金丹驻颜色,纵铁鞋、踏破终无有。
空自诧,不龟手。
西风又近中秋候。
记相将、桂华开未,月儿圆又。
弧矢四方男子事,争奈灰心也久。
何以报、国恩深厚。
了却官痴归去好,有竹窗、蓬户生涯旧。
姑一笑,付杯酒。
梦觉闻鸡报。
问岘边、晋家城郭,旧邦新造。
谁遣平明旌旆入,人说当年草草。
犹幸把、腥埃俱扫。
对越老苍方寸在,任酉渠、远度龙堆道。
还又过,一春了。
少年意气轻三表。
到如今、名惭小范,功卑前召。
赖有把茅归去是,乘此抽身须早。
何苦受、天来烦恼。
报国丹忠虽未泯,奈长卿已病文渊老。
聊把酒,仰天笑。
佳月四时有,举世重中秋。
金明水秀竞爽,亘古景难酬。
爝火繁星退敛,桂海冰天洞照,清影遍神州。
万象自妍丑,一鉴碧虚浮。
昔苏张,夸玉界,赋琼楼。
素娥阅人多矣,不怕雪添头。
只恐参横斗转,还又酒阑歌散,醉态醒堪羞。
安得真仙术,兔魄驻西流。
玉龙飞下残鳞,千岩万壑皆填委。
乾坤一色,不知身隔,蓬莱几里。
疑是瑶英,盛开元圃,被风敲碎。
倚危楼极目,长江渺处,浑错认、沙鸥起。
依约青帘遥指。
记山家、酒香无比。
访梅江路,何时归唤,小苍长耳。
孙案袁门,不妨高卧,足娱书史。
且摩挲霜鬓,嘲吟冰筋,共荆人喜。
正阳生一脉,绣日添长,台云书瑞。
劲节昂霄,仁意雪霜里。
粟庾红陈,草扉绿茂,襦衤夸蔼千里。
马熟车轻,铃斋曾到,从容游戏。
好是邦人,能言世美,犹爱其棠,而况其子。
洞里桃花,岁月任渠记。
一点梅梢,为传消息,有东皇知已。
倚看明年,相逢贡袜,曳星辰履。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