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生见访僧舍并惠三忠集答此
单质生见访僧舍并惠三忠集答此
高树引秋蝉,空梁逝春燕。
昨宵微雨集,重阴满僧院。
之子一来过,羁人共谈宴。
秀采本沦漪,腴词复菁茜。
内秉金石姿,匪直情婉娈。
稽古式芳躅,怀忠耿遐眷。
下上汉宋书,独怆武侯传。
烦冤痛鹏举,轗轲钦履善。
流览未及终,风徽宛可见。
汩余有同心,参差泪如霰。

作者简介

方文
方文 清代诗人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有客慈仁古寺中,苍龙鳞畔泣春风。
布衣自有布衣语,不与簪绅朝士同。
今人读书不识字,下笔淆讹十三四。
许徐训诂自分明,争奈人都不省视。
昔者吾友戴敬夫,磨砻字学天下无。
予少窃闻其绪论,虽知梗概心犹粗。
中年奉教萧尺木,尺木篆隶精且熟。
每与予言辄终夜,字学稍知其节目。
平生结交多俊民,此道茫昧恒失真。
何期晚遇汤元翼,奄有二子成三人。
犹记鲁江同作客,颇领微言恨匆迫。
别来十载梦魂劳,老去重逢须鬓白。
闲时缓步过吾庐,相对惟应话六书。
秦汉晋唐体多变,那能贯穿为发摅。
当时戴萧所未悉,今日询君得其实。
我亦著书曰蒙求,乞君釐正方成帙。
自古长安似弈棋,一番客到一番悲。
许多大老休官去,几个名娼又嫁谁?
残暑不成眠,一夜长数起。
山深月色高,坐看松阴徙。
自昔旃裘与酪浆,而今啜茗又焚香。
雄心尽向蛾眉老,争肯捐躯入战场。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