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
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
我为同州牧,内愧无才术。
忝擢恩已多,遭逢幸非一。
偶当谷贱岁,适值民安日。
郡县狱空虚,乡闾盗奔逸。
其间最幸者,朝客多分秩。
行接鸳鹭群,坐成芝兰室。
时联拜表骑,间动题诗笔。
夜雪秉烛游,春风携榼出。
花教莺点检,柳付风排比。
法酒淡清浆,含桃袅红实。
洛童调金管,卢女铿瑶瑟。
黛惨歌思深,腰凝舞拍密。
每因同醉乐,自觉忘衰疾。
始悟肘后方,不如杯中物。
生涯随日过,世事何时毕。
老子苦乖慵,希君数牵率。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 唐代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今岁日余二十六,来岁年登六十二,尚不能忧眼下身,因何更算人间事。
居士忘筌默默坐,先生枕麹昏昏睡。
早晚相从归醉乡,醉乡去此无多地。
骄阳连毒暑,动植皆枯槁。
旱日干密云,炎烟焦茂草。
少壮犹困苦,况予病且老。
既无白困檀,何以除热恼?
【华严经云:以困檀涂身能除一切热恼而得清凉也。
】汗巾束头鬓,膻食熏襟抱。
始觉韦山人,休粮散发好。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
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
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
圃旱忧葵堇,农旱忧禾菽。
人各有所私,我旱忧松竹。
松干竹焦死,眷眷在心目。
洒叶溉其根,汲水劳童仆。
油云忽东起,凉雨凄相续。
似面洗垢尘,如头得膏沐。
千柯习习润,万叶欣欣绿。
千日浇灌功,不如一霡霂。
方知宰生灵,何异活草木。
所以圣与贤,同心调玉烛。
送春君何在,君在山阴署。
忆我苏杭时,春游亦多处。
为君歌往事,岂敢辞劳虑。
莫怪言语狂,须知酬答遽。
江南腊月半,水冻凝如瘀。
寒景尚苍茫,和风已吹嘘。
女墙城似灶,雁齿桥如锯。
鱼尾上奫沦,草芽生沮洳。
律迟太簇管,日缓羲和驭。
布泽木龙催,迎春土牛助。
雨师习习洒,云将飘飘翥。
四野万里晴,千山一时曙。
杭土丽且康,苏民富而庶。
善恶有惩劝,刚柔无吐茹。
两衙少辞牒,四境稀书疏。
俗以劳俫安,政因闲暇着。
仙亭日登眺,虎丘时游豫。
寻幽驻旌轩,选胜回宾御。
舟移溪鸟避,乐作林猿觑。
池古莫耶沉,石奇罗刹踞。
水苗泥易耨,畲粟灰难锄。
紫蕨抽出畦,白莲埋在淤。
萎花红带黯,湿叶黄含烟。
镜动波飐菱,雪回风旋絮。
手经攀桂馥,齿为尝梅楚。
坐并船脚欹,行多马蹄跙。
圣贤清浊醉,水陆鲜肥饫。
鱼鲙芥酱调,水葵盐豉絮。
虽微五袴咏,幸免兆人诅。
但令乐不荒,何必游无倨。
吴苑仆寻罢,越城公尚据。
旧游几客存,新宴谁人与。
莫空文举酒,强下何曾箸。
江上易优游,城中多毁誉。
分应当自尽,事勿求人恕。
我既无子孙,君仍毕婚娶。
久为云雨别,终拟江湖去。
范蠡有扁舟,陶潜有篮舆。
两心苦相忆,两口遥相语。
最恨七年春,春来各一处。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