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鱼门吏部充四库馆纂修喜寄以诗
闻鱼门吏部充四库馆纂修喜寄以诗
文思天子搜遗书,子以文名领石渠。
士安不用借五车,嫏嬛福地张华居。
忆昔蛩蛩附蚷虚,两家简牒争搜储,爱而不见心瞿瞿。
一朝去我翔天都,明堂大开招群儒。
青藜太乙从从趋,四千年物尽挽输。
朱文绿字体制殊,龙威玉牒元皇符,汉唐所少元明无。
咸集舜陛来尧衢,酉山光芒烛太虚。
子与兰台诸大夫,双眸一串牟尼珠,部居别白分锱铢。
纵难读尽在须臾,但观大略亦足娱。
有如饿腹餐天厨,朵颐未动口欲呿。
又如大海游蟫鱼,恣汝属餍乐有余。
问谁有此遭逢欤,领百万军恐不如。
我犹未免为乡愚,闻见狭隘探索疏。
侧身西望空嗟吁,不能从子为书奴。
愿钞书目遥寄予,俾得约略知些须,此身不负生唐虞。

作者简介

袁枚
袁枚 清代诗人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生绡一幅红妆影,玉貌珠冠方绮领。
眼波如月照人间,欲夺鸾篦须绝顶。
怀刺黄门悔误投,遗珠草草尚书收。
党人碑上无双士,夫婿班中第一流。
绛云楼阁起三层,红豆花枝枯复生。
班管自称诗弟子,佛香同事古先生。
勾栏院大朝廷小,红粉情多青史轻。
扁舟同过黄天荡,梁家有个青楼样。
金鼓亲提妾亦能,争奈江南不出将。
一朝九庙烟尘起,手握绳刀劝公死。
百年此际曷归乎,万论如今都定矣。
可惜尚书寿正长,丹青攘与柳枝娘。
云若司马真英豪,磨墨捉我题宝刀。
此刀不许俗笔写,也须笔健如刀者。
拔鞘相夸风满庭,将拔未拔刀先鸣。
电光荧荧射窗冷,夫容飘飘上手轻。
伸则铿然屈则转,从古英雄善舒卷。
海上长鲸见汝愁,月中丹桂为谁短。
精铁镕成历几年,孟劳身分压龙泉。
可磨巴汉三江水,可走哥翰万里天。
摩挲拟叩金环问,吾戴吾头不敢近。
今年六月如秋凉,疑是刀来照此方。
吁嗟乎!神农药,尧舜法,一半生人一半杀。
不如君家此物知恩仇,不报仇时绕指柔。
忆昔童孙小,曾蒙大母怜。
胜衣先取抱,弱冠尚同眠。
髻影红镫下,书声白发前。
倚娇频索果,逃学免施鞭。
敬奉先生馔,亲装稚子绵。
掌珠真护惜,轩鹤望腾骞。
行药常扶背,看花屡抚肩。
亲邻惊宠极,姊妹妒恩偏。
玉陛胪传夕,秋风榜发天。
望儿终有日,道我见无年。
渺渺言犹在,悠悠岁几迁。
果然宫锦服,来拜墓门烟。
返哺心虽急,舍饴梦已捐。
恩难酬白骨,泪可到黄泉。
宿草翻残照,秋山泣杜鹃。
今宵华表月,莫向陇头圆。
男儿年二十,渐衰珠玉颜。
况乃远行役,风霜悴其间。
饮酒未及醉,坐看白石还。
所著一尺高,不供史家删。
勉旃崇节业,银管长斑斑。
否亦鍊玉液,金骨列仙寰。
生人皆山水,且共耐清闲。
南游过楚江,西征临越甸。
当涂想分割,龙津忆征战。
或营酸枣台,或起明光殿。
平畛开歌舞,危巘收组练。
亡何岁似流,悲哉日似电。
白骨埋中原,朱扃罢华宴。
史册尚流播,山川灭闻见。
秦宫无遗瓦,汉苑少残箭。
荒烟废冢倾,衰草流萤遍。
黄云自南飞,白日但西暝。
闲寂窘游志,衰飒穷遐眷。
慨然至于今,叹者凡几遍。
平生豪横心,虽悟不得遣。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