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疏影
寒梢砌玉。
把胆瓶顿了,相伴孤宿。
寂寞幽客,筛影横斜,宜松更自宜竹。
残更蝶梦知何处,只在、昭亭山北。
问平生、雪压霜欺,得似老枝擎独。
何事胭脂点染,认桃与辨杏,枝叶青绿。
莫是冰姿,改换红妆,要近金门朱屋。
繁华艳丽如飞电,但宛转、断歌零曲。
且不如、藏白收香,旋学世间边幅。

作者简介

吴潜
吴潜 宋代诗人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天宇正高爽,更蹑最高楼。
长风为我驱驾,极目海山头。
不用牛山孟浩,不用齐山杜牧,人景自堪酬。
举酒酹空阔,汗漫与为游。
捻黄花,怜白首,恨难收。
颓龄使汝能制,何待更封留。
眼底朱甍画栋,往往人非物是,蟋蟀自鸣秋。
万里一搔首,无处著萧飕。
重九先三日,领客上危楼。
满城风雨都住,天亦相邀头。
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
徙倚阑干角,一笑与云浮。
望平畴,千万顷,稻粱收。
江澄海晏无事。
赢得小迟留。
但恨流光抹电,假使年华七十,只有六番秋。
戏马台休问,破帽已飕飕。
过了中秋后,今夜月方佳。
看来前夜圆满,才自阙些些。
扫尽乌云黑雾,放出青霄碧落,恰似我情怀。
把酒自斟酌,脱略到形骸。
问渠侬,分玉镜,断金钗。
少年心事,不知容易鬓边华。
千古天同此月,千古人同此兴,不是旋安排。
安得高飞去,长以月为家。
老圃无关锁,放客意中行。
颇欣天地开阔,烟钓与云耕。
荷长亭亭翠盖,竹长森森翠葆,景致闹装成。
几树榴药发,映水色偏明。
绮楼空,金屋静,恨难平。
鼓笙箫笛,谁怜冷落暗尘扃。
回首百年人事,转眼几番今古,日迈月俱征。
且尽一杯酒,退步是前程。
小队旌旗出,画_倚篙竹。
青秧白水无际,中有一犁耕。
听得田翁相语,今岁时年恰好,眨眼是秋成。
老守可能解,持此报皇明。
望家山,千里外,楚云平。
良田二顷,非村非郭枕柴扃。
况有_林香透,更有杨堤阴合,魂梦每宵征。
巴得西风起,吾亦问前程。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