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翠浪吞平野
贺新郎·翠浪吞平野
翠浪吞平野。
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
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
待细把、江山图画。
千顷光中堆滟澦,似扁舟、欲下瞿塘马。
中有句,浩难写。
诗人例入西湖社。
记风流、重来手种,绿阴成也。
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
更夏道、横空清夜。
粉黛中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
堂上燕,又长夏。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宋代诗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天与文章,看万斛、龙文笔力。
闻道是、一时曾赐,千金颜色。
欲说又休新意思,强啼偷笑真消息。
算人人、合与共乘鸾,銮坡客。
倾国艳,难再得。
还可恨,还堪忆。
看书寻旧锦,衫裁新碧。
莺蝶一春花里活,可堪风雨飘红白。
问谁家、却有燕归梁,香泥湿。
无处著春光。
天上飞来诏十行。
父老欢呼童稚舞,前江。
千载周家孝义乡。
草木尽芬芳。
更觉溪头水也香。
江道乌头门侧畔,诸郎。
准备他年昼锦堂。
未到山前骑马回。
风吹雨打已无梅。
共谁消遣两三杯。
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
也曾头上带花来。
万里康成西走蜀。
药市船归书满屋。
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汉简雠天禄。
好之宁有足。
请看良贾藏金玉。
记斯文,千年未丧,四壁闻丝竹。
试问辛勤携一束。
何似牙签三万轴。
古来不作借人痴,有朋只就云窗读。
忆君清梦熟。
觉来笑我便便腹。
倚危楼,人间何处,扫地八风曲。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