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西山隐者不遇译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屋,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轻扣柴门竟无童仆回问声,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主人不是驾着巾柴车外出,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钓鱼。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错过了时机不能与他见面,空负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荡涤。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我虽然还没有和主人交谈,却已经领悟到清净的道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玩到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和这位隐者相聚。
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屋,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 轻扣柴门竟无童仆回问声,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 主人不是驾着巾柴车外出,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钓鱼。 错过了时机不能与他见面,空负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 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 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荡涤。 我虽然还没有和主人交谈,却已经领悟到清净的道理。 玩到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和这位隐者相聚。
寻西山隐者不遇注解
寻西山隐者不遇赏析
本诗之所以广为流传,在于它写隐逸之情时另辟蹊径,道出了另一番味道。整首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八句写寻隐不遇,似露失望惆怅之意,后八句则宕开一笔,写隐者的高雅情趣与所居环境的闲静优美,将他的志趣与诗人自己的追求诉诸于笔端,表现出了一种倚世独立的精神境界。 第一部分,前两句写隐者居所的高、远、简,“绝顶”言其高,“茅茨”,为茅草屋,指其简,“三十里”则语其远,如此,作者却要“直上”寻找隐者,可见诗人对他的钦佩之情,必欲见之而后快。这样的铺陈渲染,便让读者对隐士为何等高人充满了想象与期待。“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写诗人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却连个仆人也没有遇到,屋里亦是空空如也。诗人敲门时,无人应答,门上无锁,可推门而入。直观其室,室内只有案几,无任何奢华之物。这样,隐者又何必用僮仆呀?真正的隐者是要剔除物欲、反观内省的,由此可见,该隐者必是真高人雅士。五六句中,是诗人的想象。隐者不在,诗人不免要推断他的去向,或砍柴或垂钓,都是人与自然的交流,都脱离了人世的纷扰与欺诈,尤其是“垂钓”古人更是把它当作一种闲适脱俗的生活,诗人如此写,更突出了隐者的超然。七八句,写了诗人不遇的心情:错过了与隐者相遇的机会,就只能失落地在心里默默地对他表示无尽的景仰了。诗人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去寻隐者,不得相见,此时的失望与忧郁不免要溢于言表了。 第二部分“雨中草色”“窗里松声”,色极悦目,声极悦耳。描画了这里空气清新、草色青翠、青松掩映的优美环境,顿时便让读者从诗人所渲染出因不遇产生的惆怅之情中脱离出来。不能相见,或为缺憾,但在这优雅的居所里,诗人却感到与隐者的幽情逸致产生了契合,身心也如被清水荡涤了一般变得澄澈清明,虽然没有宾主相见的兴奋,但却也深深地体悟到了清净无为的禅理,而这正是此行真正的目的,目的达到,便可欣然下山,又何必等着与隐者相见呀?诗的最后六句直接陈述了自己的想法,表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心性和追求。 在笔者看来,诗中句句在写隐者,也时时在写诗人自己,写他对隐居遁世、恬淡怡然生活的追求,而最巧妙的是以“不遇”来表情达意。
作者简介
今日又明日,自知心不闲。
亲劳簪组送,欲趁莺花还。
一步一回首,迟迟向近关。
留别王维·归鞍白云外。唐代。丘为。 归鞍白云外,缭绕出前山。今日又明日,自知心不闲。亲劳簪组送,欲趁莺花还。一步一回首,迟迟向近关。
他乡至下心,昨夜阶前雪。
终日读书仍少孤,家贫兄弟未当途。
适远才过宿舂料,相随惟一平头奴。
男儿出门事四海,立身世业文章在。
莫漫忆柴扉,驷马高车朝紫微。
江南驿使不曾断,迎前为尔非春衣。
冬至下寄舍弟时应赴入京。唐代。丘为。 去去知未远,依依甚初别。他乡至下心,昨夜阶前雪。终日读书仍少孤,家贫兄弟未当途。适远才过宿舂料,相随惟一平头奴。男儿出门事四海,立身世业文章在。莫漫忆柴扉,驷马高车朝紫微。江南驿使不曾断,迎前为尔非春衣。
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
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
自顾疏野性,难忘鸥鸟情。
聊复与时顾,暂欲解尘缨。
跋涉非吾愿,虚怀浩已盈。
渡汉江·漾舟汉江上。唐代。丘为。 漾舟汉江上,挂席候风生。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自顾疏野性,难忘鸥鸟情。聊复与时顾,暂欲解尘缨。跋涉非吾愿,虚怀浩已盈。
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
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
知君怀魏阙,万里独摇心。
送晁补阙归日本国。唐代。丘为。 西掖承休浣,东隅返故林。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知君怀魏阙,万里独摇心。
晴光夜转莹,寒气晓仍深。
还对读书牖,且关乘兴心。
已能依此地,终不傍瑶琴。
竹下残雪·一点消未尽。唐代。丘为。 一点消未尽,孤月在竹阴。晴光夜转莹,寒气晓仍深。还对读书牖,且关乘兴心。已能依此地,终不傍瑶琴。
古诗大全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春风的古诗大全
- 写次韵的古诗大全
- 写平生的古诗大全
- 写梅花的古诗大全
- 写东风的古诗大全
- 写风雨的古诗大全
- 写西风的古诗大全
- 写江南的古诗大全
- 写秋风的古诗大全
- 写回首的古诗大全
- 写百年的古诗大全
- 写风流的古诗大全
- 写天地的古诗大全
- 写相逢的古诗大全
- 写悠悠的古诗大全
- 写可怜的古诗大全
- 写少年的古诗大全
- 写寂寞的古诗大全
- 写江湖的古诗大全
- 写流水的古诗大全
- 写功名的古诗大全
- 写清风的古诗大全
- 写夕阳的古诗大全
- 写日月的古诗大全
- 写天涯的古诗大全
- 写长安的古诗大全
- 写纷纷的古诗大全
- 写萧萧的古诗大全
- 写西湖的古诗大全
- 写乾坤的古诗大全
- 写黄金的古诗大全
- 写杨柳的古诗大全
- 写江山的古诗大全
- 写扁舟的古诗大全
- 写桃花的古诗大全
- 写岁月的古诗大全
- 写桃李的古诗大全
- 写落日的古诗大全
- 写文章的古诗大全
- 写绝句的古诗大全
- 写风月的古诗大全
- 写芙蓉的古诗大全
- 写富贵的古诗大全
- 写读书的古诗大全
- 写蓬莱的古诗大全
- 写白日的古诗大全
- 写去年的古诗大全
- 写春色的古诗大全
- 写今朝的古诗大全
- 写白头的古诗大全
- 写世间的古诗大全
- 写徘徊的古诗大全
- 写新诗的古诗大全
- 写斜阳的古诗大全
- 写神仙的古诗大全
- 写黄昏的古诗大全
- 写凄凉的古诗大全
- 写登临的古诗大全
- 写将军的古诗大全
- 写浮云的古诗大全
- 写四海的古诗大全
- 写山水的古诗大全
- 写分明的古诗大全
- 写世事的古诗大全
- 写惆怅的古诗大全
- 写太平的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