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
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
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
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苏,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凭陵气颇粗,窦氏检察应时须。
运粮绳桥壮士喜,斩木火井穷猿呼。
八州刺史思一战,三城守边却可图。
此行入奏计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
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还成都。
江花未落还成都,肯访浣花老翁无。
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唐代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
用如快鹘风火生,见贼唯多身始轻。
绵州副使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
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
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
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此贵重?
却怕有人知。
楩楠枯峥嵘,乡党皆莫记。
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
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
巨围雷霆坼,万孔虫蚁萃。
冻雨落流胶,冲风夺佳气。
白鹄遂不来,天鸡为愁思。
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
良工古昔少,识者出涕泪。
种榆水中央,成长何容易。
截承金露盘,袅袅不自畏。
心在水精域,衣沾春雨时。
洞门尽徐步,深院果幽期。
到扉门复闭,撞钟斋及兹。
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
把臂有多日,门怀无愧辞。
黄鹂度结构,紫鸽下罘罳。
愚意会所适,花边行自迟。
汤休起我病,微笑索题诗。
细软青丝履,光明白氎巾。
深藏供老宿,取用及吾身。
自顾转无趣,交情何尚新。
道林才不世,惠远德过人。
雨泻暮檐竹,风吹青井芹。
天阴对图画,最觉润龙鳞。
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
夜深殿突兀,风动金锒铛。
天黑闭春院,地清栖暗芳。
玉绳回断绝,铁凤森翱翔。
梵放时出寺,钟残仍殷床。
明朝在沃野,苦见尘沙黄。
童儿汲井华,惯捷瓶上手。
沾洒不濡地,扫除似无帚。
明霞烂复阁,霁雾搴高牖。
侧塞被径花,飘飖委墀柳。
艰难世事迫,隐遁佳期后。
晤语契深心,那能总箝口。
奉辞还杖策,暂别终回首。
泱泱泥污人,听听国多狗。
既未免羁绊,时来憩奔走。
近公如白雪,执热烦何有。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