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次韵答钝子见和书感之作
满江红·次韵答钝子见和书感之作
若木难攀,空剩取、岁寒高节。
险独立、崇山千仞,云冥天裂。
好事忽随春梦短,名花输与秋娘折。
绕国门、依旧是青山,金瓯缺。
在地作,舟和楫。
为天做,喉和舌。
把乾坤扭转,千秋不灭。
万念已成东逝水,一竿独钓寒江雪。
夜何其、独坐已三更,煤还爇。

作者简介

宁调元
宁调元 近代诗人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黄鹄高飞,待唤取、归来同住。
剧劳汝、暮三朝四,狙公赋芋。
一曲广陵今夜月,千钟鲁酒黄昏雨。
叹炎凉、时节已推移,天如故。
惜往日,屈原赋。
投五体,要离墓。
笑壮怀勃郁,而今老去。
灯火险为魑魅灭,山头听惯婴儿语。
猛回头、世事几沧桑,心魂怖。
屠燕市,宿秦楼。
黄金尽,白日幽。
酣歌达旦舞吴钩。
行迹独,知交绝,奈何秋。
朝雌伏,夕远游。
出入波涛惯也,如风雨,取仇雠。
刀光起,革囊血,遍全球。
芳春欲暮。
正草长莺飞,落红如雨。
千里江南一色,佳期又误。
欢娱对此肠堪断,更何况、我愁无数。
从今只恐,浮萍万点,漂流还苦。
浑不为、愁人少住。
且登山临水,送将归去。
灯灺酒阑,莫向无情天诉。
场场这样轻离别,问良辰美景何趣。
纵然梦里,相逢能彀,也无凭据。
窗内呢喃细语。
窗外丁东细雨。
尚疑声响太分明,着意防鹦鹉。
郎上愿河船,妾把情天补。
双双化作并头花,笑检群芳谱。
穷阴杀节。
扑面凉沙起。
云水一重重,对如此、江山信美。
汉唐明宋,几个旧名词,寻历史。
今犹是。
神鼎潜移矣。
人生至此,悲愤何时已。
落叶下空林,问身世、飘零胡底。
流光壮志,渐渐暗消磨,上帝死。
天还圮。
且住樊笼里。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