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正音的古诗大全

易为六经彝训祖,诗关万里风化机。
周孔派外谁复得,商赐言后知者谁。
穿凿簸弄到今日,家自为诗人自易。
数不及理数亦妄,吟而无用吟何益。
京房辈,晚唐诗,悖谬之渠漓之靡。
虽不能为本真累,能误来者滔滔地。
鄞幕多缘奎壁照,铁做脊梁主公道。
有时发经本旨坐虎皮,有时续古正音斥蝉噪。
老夫耄矣不出山,宿学已堕寒灰閒。
卓哉斯文有可宗,身虽不前心已攀。
二松主人忽传意,谓曾齿及穷姓了。
生来欠识韩荆州,我亦自分陈无己。
此心胡为乎来哉,清风明月肝胆开。
满天下是事为事,终归敏手经纶才。
人文所以经天地,直须掀揭山火贲。
民事所以寿根本,要使人人歌既醉。
自顾光阴迫下舂,犹欲拭目儒术功。
不能颂泰交于风云之表,亦可歌丰年于畎亩之中。
辛酸既不为中味,商徵如何是正音。
举世未能分曲直,使谁为主主心平。
离骚谓绝响,此道传人心。
外物有鼎革,能言无古今。
曹刘与陶谢,五柳擅正音。
李杜与韩柳,一字直万金。
欧苏与黄陈,孰浅而孰深。
尤萧杨陆范,乾淳鹤在阴。
二涧可继之,章泉亦駸駸。
奈何近百载,种火灰中深。
举世无高见,斯文有正音。
稍工仍要拙,宁古不为今。
末俗难容喙,空言苦用心。
未妨全瘦劲,却恐太幽深。
灌木寒声集,丛筱静色深。
冰霜岁聿暮,方昭君子心。
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
嶰谷失黄钟,大雅变正音。
为子酌大斗,为我调鸣琴。
仰偃草木间,世道随浮沉。
常爱裴相国,式芳尘,断际高风慕要伦。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常爱李相国,垂列星,药峤深源宅性灵。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清霄水在瓶。
缅想当时二台辅,出镇藩维访诸祖。
寥寥浮幻轻百年,落落宏规照千古。
今闻仙都贤太守,入致褰帷声浩浩。
英佐一一分化条,文经武纬亦难讨。
远远牋函飞乳峰,选开士兮恢吾宗。
觌夜光非震沧海,聆正音岂玩焦桐。
徒夸麟龙,自西自东。
应排罔象得象,必须觉雄让雄。
今既塞请,还也奇别。
茫茫普热,纷纷下雪。
倒流四河,载发枯枿。
卷舒立方外干坤,纵横挂域中日月。
黄头碧眼知未知,去去凭谁继清绝。
仕学优於服田力,公仪之家废葵织。
诗书为府道德林,乐在藏修洎游息。
浓薰班马有余香,暗摸曹刘岂难识。
插架牙签映隙曛,近竹芸编侵晚色。
诸生竞诧边腹笥,正音如闻孔堂石。
从知车马自稽古,须信熊鱼可兼得。
四科褒进惟尚贤,钦想昌黎方读墨。
滕六附暄堕寒力,六花未办天机织。
篱菊老尽兰始芽,凌婆仙子方踵息。
水边亭亭逢玉人,照眼缟衣如旧识。
冰霜相与厉贞操,蜂蝶那能犯庄色。
听渠吹笛作商声,正音满地出金石。
菊坡为索孤山诗,好句新从座中得。
二君联璧如长城,笑整云梯再攻墨。
鳌转山空海失深,仙人抱月自高吟。
春秋两字尊王义,皇极一编经世心。
千载文声扶学校,万年史笔寄山林。
太邱古矣元龙老,天霆先生续正音。
近日衰迟,但随分、蜗涎自足。
底须共、红尘争道,顿荒松菊。
壮志已荒圯上履,正音恐是沟中木。
又安知、幕下有词人,归心速。
书尚在,怜鱼腹。
珠何处,惊鱼目。
且依然诗思,灞桥人独。
不用回头看堕甑,不愁抱石疑非玉。
忽一声、长啸出山来,黄粱熟。
心问心,心非色相心,清静之心道理深。
验在目前诸境界,不是凡音有正音。
大道本来人难解,岂教离乐易求寻。
群哇方杂奏,忽听数声琴。
天地有清气,君王知正音。
悲风生指玉,明月照徽金。
曾抚昭君怨,宫人泪满襟。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欧苏唤不起,文印属秋崖。
大雅非常调,正音不顾俳。
寒江濯文思,明月镂吟怀。
传业有杨晏,遗书塚墓埋。
四纪才名庵世务,七年符节坤维住。
褒功屡有玺书来,趋诏尚迟轺传赴。
男儿功多投老遂,烈士心岂随年暮。
松杉顶秃始干云,骏驵齿长方识路。
所临遗迹纪萧规,相继小巫窥禹步。
补公旧处信有幸,顾我非才深自惧。
转粟飞刍驱蜀孤,摘山市马司边互。
伐柯执斧固非难,依样画葫终少误。
解牛毋叹妙肯綮,养虎尤工时喜怒。
騋牝三千归圉师,貔貅十万安都护。
公空遗利悉桑孔,阃将欢心收戍布。
关信增屯烽燧远,边储入粟舟车聚。
未归左右展论思,端为西南重忧顾。
漠北齐盟寻皦日,斗间王气缠非雾。
坐镇全消玉塞尘,召还应及金茎露。
佳句忽贻韶濩作,正音乃许巴渝附。
昼哦蔬饭费三吐,夜诵苇灯残一炷。
欲随骥尾强争驰,暨到蚁封难并鹜。
囊收甚谨加十袭,笔举复停知几度。
试将风格比唐人,堪与拾遗参感寓。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