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夜深清静好睡觉,百虫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头,清辉泻入门窗。
注释百虫绝:一切虫鸣声都没有了。清月:清朗的月光。出岭:指清月从山岭那边升上来。光入扉:指月光穿过门户,照时室内。扉:门。
赏析此句描写了夜宿的情景,“夜深静卧百虫绝”,表现了山寺之夜的清幽,“清月出岭光入扉”,写主人公兴致勃勃地隔窗赏月,极富情致。
原文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山石注解
1
山石:这是取诗的首句开头三字为 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用法,它与诗的内容无关。
2
荦确: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
3
行径:行下次的路径。
4
微:狭窄。
5
蝙蝠:哺 乳动物,夜间在空中飞翔,捕食蚊、蛾等。这是写山寺黄昏的景象并点明到寺的时间。进入寺中厅堂。
6
阶:厅堂前的台阶。
7
新雨:刚下过的雨。
8
栀子:常绿灌水,夏季开白花,香气浓郁。这两句说,进入厅堂后坐在台阶上,这刚下过的一场雨水该有多么充足;那吸饱了雨水的芭蕉叶子更加硕大,而挺立枝头 的栀子花苞也显得特别肥壮。
9
佛画:画的佛画像。
10
稀:依稀,模糊,看不清楚。一作“稀少”解。即少见的好画。
11
置:供。
12
羹:菜汤。这里是泛指菜 蔬。
13
疏粝:糙米饭。这里是指简单的饭食。
14
饱我饥:给我充饥。
15
百虫绝:一切虫鸣声都没有了。
16
清月:清朗的月光。
17
出岭:指清 月从山岭那边黄上来。
18
扉:门。指月光穿过门户,照时室内。
19
无道路:指因晨雾迷茫,不辨道路,随意 步行的意思。
20
出入高下:指进进出出于高高低低的山谷径路意思。
21
霏:氛雾。空尽云雾,即走遍了云遮雾绕的山径。即山花红 艳、涧水清碧。繁盛。光彩四射的样子。
22
枥:同“栎”,落叶乔木。形容树干非常粗大。两手合抱一周称一围。
23
当流:对着流水。
24
赤足踏涧石:是说对着流水就打起赤脚,踏着涧中石头淌水而过。人生如此;指上面所说的山中赏心乐事。
25
局束:拘束,不自由的意思。马的缰绳。这里作动词用,即牢笼、控制的意思。
26
吾党二三子:指和自己志趣相合的几个朋友。
27
安得:怎能。
28
不更归:不再回去了,表示对官场的厌弃。
作者简介
韩愈
唐代诗人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猜你喜欢
-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刘辰翁《柳梢青·春感》
-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 万俟咏《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
-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 曹组《蓦山溪·梅》
-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谢逸《送董元达》
- 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 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今夕定何夕,今夕岁还除。—— 李处全《水调歌头·除夕》
- 气和暖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菜根谭·概论》
- 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 《韩非子·显学》
-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弟子规·余力学文》
- 有眼不识泰山。—— 《水浒传·第二回》
-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张曙《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 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 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古诗大全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春风的古诗大全
- 写次韵的古诗大全
- 写平生的古诗大全
- 写梅花的古诗大全
- 写东风的古诗大全
- 写风雨的古诗大全
- 写西风的古诗大全
- 写江南的古诗大全
- 写秋风的古诗大全
- 写回首的古诗大全
- 写百年的古诗大全
- 写风流的古诗大全
- 写天地的古诗大全
- 写相逢的古诗大全
- 写悠悠的古诗大全
- 写可怜的古诗大全
- 写少年的古诗大全
- 写寂寞的古诗大全
- 写江湖的古诗大全
- 写流水的古诗大全
- 写功名的古诗大全
- 写清风的古诗大全
- 写夕阳的古诗大全
- 写日月的古诗大全
- 写天涯的古诗大全
- 写长安的古诗大全
- 写纷纷的古诗大全
- 写萧萧的古诗大全
- 写西湖的古诗大全
- 写乾坤的古诗大全
- 写黄金的古诗大全
- 写杨柳的古诗大全
- 写江山的古诗大全
- 写扁舟的古诗大全
- 写桃花的古诗大全
- 写岁月的古诗大全
- 写桃李的古诗大全
- 写落日的古诗大全
- 写文章的古诗大全
- 写绝句的古诗大全
- 写风月的古诗大全
- 写芙蓉的古诗大全
- 写富贵的古诗大全
- 写读书的古诗大全
- 写蓬莱的古诗大全
- 写白日的古诗大全
- 写去年的古诗大全
- 写春色的古诗大全
- 写今朝的古诗大全
- 写白头的古诗大全
- 写世间的古诗大全
- 写徘徊的古诗大全
- 写新诗的古诗大全
- 写斜阳的古诗大全
- 写神仙的古诗大全
- 写黄昏的古诗大全
- 写凄凉的古诗大全
- 写登临的古诗大全
- 写将军的古诗大全
- 写浮云的古诗大全
- 写四海的古诗大全
- 写山水的古诗大全
- 写分明的古诗大全
- 写世事的古诗大全
- 写惆怅的古诗大全
- 写太平的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