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译文两岸江风吹得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注释孤舟:孤独的船。

赏析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塑造了一种深远清峭的意境,传达出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

原文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注解

1
暝:指黄昏。
2
沧江:指桐庐江。沧同“苍”,因江色苍青,故称。
3
建德:唐时郡名,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
4
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
5
维扬:即扬州。
6
遥寄:远寄。
7
海西头:指扬州。因古扬州幅员辽阔,东临大海,故称。

作者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 唐代诗人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