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注释醉里:醉酒之中。挑灯:拨动灯火,点灯。看剑:查看宝剑。

赏析词人描写了军容的威武雄壮,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以及词人重回战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注解

1
醉里:醉酒之中。
2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查看宝剑。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3
八百里:指牛。
4
麾下:指部下。麾,军旗。
5
炙:烤肉。
6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7
翻:演奏。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8
沙场:战场。
9
点兵:检阅军队。
10
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如。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11
霹雳: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12
了却:了结,完成。
13
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14
赢得:博得。
15
身后:死后。
16
可怜:可惜。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宋代诗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