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自 先秦 屈原《九歌·国殇》

译文杀得天昏地暗连威严的神灵都震怒,全军将士全都捐躯于茫茫原野。

注释天时怼:指上天都怨恨。天时:上天际会,这里指上天。怼:恨。威灵:威严的神灵。严杀:严酷的厮杀。尽:皆,全都。

赏析此句诗格调悲壮,描写了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战气萧杀,苍天震怒,战场上横尸遍野,将一场殊死恶战状写得栩栩如生,极富感染力。

原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九歌·国殇注解

1
吴戈:吴国制造的戈,当时吴国的冶铁技术较先进,吴戈因锋利而闻名。被,通“披”,穿着。
2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特别坚硬。
3
车错毂兮短兵接:敌我双方战车交错,彼此短兵相接。错,交错。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这里泛指战车的轮轴。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4
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的日光,敌兵像云一样涌上来,极言敌军之多。
5
矢交坠:两军相射的箭纷纷坠落在阵地上。
6
凌:侵犯。
7
躐:践踏。
8
行:行列。
9
左骖殪兮右刃伤:左边的骖马倒地而死,右边的骖马被兵刃所伤。殪,死。
10
霾:通“埋”。古代作战,在激战将败时,埋轮缚马,表示坚守不退。
11
枹:鼓槌。
12
鸣鼓:很响亮的鼓。
13
天时怼:指上天都怨恨。天时,上天际会,这里指上天。怼,恨。
14
威灵:威严的神灵。
15
严杀:严酷的厮杀。一说严壮,指士兵。
16
尽:皆,全都。
17
出不入兮往不反:出征以后就不打算生还。反,通“返”。
18
忽:渺茫,不分明。
19
超远:遥远无尽头。
20
秦弓:指良弓。战国时,秦地木材质地坚实,制造的弓射程远。
21
首身离:身首异处。
22
心不惩:壮心不改,勇气不减。悔恨。
23
诚:诚然,确实。
24
以:且,连词。
25
武:威武。
26
终:始终。
27
凌:侵犯。
28
神以灵:指死而有知,英灵不泯。神,指精神。
29
鬼雄:战死了,魂魄不死,即使做了死鬼,也要成为鬼中的豪杰。

作者简介

屈原
屈原 先秦诗人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