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

译文我的目光追随着飞去的鸿雁,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思绪有如不尽的江水,随着茫茫的江涛漂荡。

注释征鸿:远飞的大雁,此喻离别而去的亲人。杳杳:深远貌。

赏析此句对仗工整,“征鸿”象征远去的亲人,表现了词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只能借流水承载自己的思念,用“杳杳”“茫茫”两组叠词,营造出一种幽深渺茫的意境,传达出词人缠绵动人的送别之情。

原文

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边一望楚天长。
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
兰红波碧忆潇湘。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注解

1
蓼岸:开满蓼花的江岸。蓼,红蓼,秋日开花,多生水边。
2
橘柚:橘和柚两种果树。
3
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国。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4
片帆:指孤舟。
5
孤光:指片帆在日光照耀下的一光。
6
征鸿:远飞的大雁,此喻离别而去的亲人。
7
杳杳:深远貌。
8
兰红:即红兰,植物名,秋开红花。“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催霜。比喻分别在天涯的亲人,相互在殷切地思念着。传说舜南巡时,其妃娥皇、女英未同行,她们深感不安,随后赶去。在洞庭湖畔时,闻舜已死,悲痛不已,溺于湘水而死。

作者简介

孙光宪
孙光宪 唐代诗人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猜你喜欢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