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

译文登楼望家国,有层山叠水相隔,炊烟已经被山挡住了,家在哪里呢?

注释叠:重复。

赏析这句词以登楼远眺为背景,叠嶂的春山阻隔了视线,引发了诗人对家的深深思念。简短三句,却道出了无尽的乡愁与期盼。

原文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
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
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满江红·点火樱桃注解

1
荼蘼:亦称酴醿,以色似酴醿酒而名。落叶小灌木,春末夏初开白花。荼藦枝细长而攀缘,立架以扶,故称一架。
2
龙孙:竹笋的别名。
3
紫苔苍壁:长满青紫色苔藓的土阶。
4
乳燕引雏:母燕引着雏燕试飞。
5
流莺唤友:黄莺呼叫伴侣。
6
肠千结:以千结形容愁肠难解。庄子梦见自己化为蝴蝶,后人造以蝴蝶称梦。
7
子规:亦名杜鹃。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宋代诗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