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注释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赏析此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流露着喜悦轻松的心情。

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注解

1
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
2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3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向阳的树。
4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5
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6
乱花:纷繁的花。
7
渐:副词,渐渐地。
8
欲:副词,将要,就要。
9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10
浅草:浅浅的青草。
11
才能:刚够上。
12
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13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14
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15
阴:同“荫”,指树荫。
16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 唐代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