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传体造句

  • 1、这部纪传体的晋史之所以误作编年体的史书,也是有因可寻的。
  • 2、本文所说的人物传记,不包括纪传体史书中的传,而是专指记人物生平而独立成书的传。
  • 3、《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开始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
  • 4、而这种皇帝权力结构上的对立,在各自时代之纪传体王朝史的相关书写差异上也多有体现。
  • 5、志文为记述体,大事记为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人物志为纪传体,凡例、图、表为说明文字。
  • 6、同史诗或纪传体作品一样,现代小说可以视为个人传记的变体。
  • 7、如果承认令狐德棻对李延寿的赞助、支持的话,那么确定用纪传体恐怕也有他的意见在内。 
  • 8、他力图突破纪传体的束缚,融合吸收其他史体之长处,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史体。
  • 9、《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10、《十国春秋》是清代吴任臣所著的一部纪传体国别史,成书于康熙八年,凡一百一十四卷。
  • 11、《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词语拼音:

纪传体jì zhuàn tǐ

词语解释:

史书体裁之一。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用“本纪”叙述帝王事迹;用“世家”记述王侯封国;用“表”排比大事;用“书”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用“列传”记人物。后历代所修正史,基本上采用这一体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