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造句

  • 101、玄德,贼势浩大,我等认为不如闭城死守,然后派出快马往幽州刺史处搬取救兵,然后内外夹攻,以破黄巾,不知玄德意下如何。
  • 102、微臣见闻黄巾贼寇欺天罔地,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义愤填膺之下。
  • 103、黄巾力士,肩担令字听传宣;金甲神人,手捧圭璋尝拥护。
  • 104、行无二日,忽闻山后喊声大震,玄德引关、张纵马上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 105、这一日,我走到广宗地界,忽闻山后喊声大震,我纵马上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 106、黄巾之乱虽平定,然各地仍是满目疮痍元气大伤,加之灵帝生前暴虐无道宠幸阉宦至天下动荡百姓民不聊生,流民四起路有遗骨,异子而食。
  • 107、行军不到两天的路程,忽然听到一座山背后喊声大震,众人连忙纵马上到高处向着远方看去,只见此时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 108、张伟引崔钦、裴元绍策马奔上一处高坡,只见前方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 109、双方争夺宛城,战斗十分激烈,黄巾军三次失而复得,给敌人以很大的打击。
  • 110、当年父亲讨伐黄巾时数破黄巾大营,二叔阵斩张梁,却也只分得一个功高不赏的结局,在朝廷上,根本没有人会替父亲讲一句公道了话,或者说,公道只是相对的。
  • 111、以后,该书的内容颇为张角所用,不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而且也开启了汉晋时期道教的建立和以“兴国广嗣之术”为主旨的道教由民间信仰逐步走向国教的发展历程。
  • 112、而朱隽也在十二月底平定了宛城的黄巾军,班师而归。
  • 113、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转眼间落花流水,董卓篡政及袁术僭号亦瞬息而呜呼哀哉。
  • 114、郭嘉虽为文官,但是经过多次的练习,自己已然成为了一名马上高手了,纵马率军将北面山寨的黄巾军杀得东逃西窜,死的死,投降的投降。
  • 115、可是,一连冲出五个大将,都被张飞挑落马下,张飞骑着青鬃兽,绕圈狂笑,“黄巾军,人数虽多,不过一群土鸡瓦狗罢了,就没有个像样的吗?哇呀呀……”。
  • 116、刘备、关、张纵马奔上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 117、况且自黄巾作乱以来,虎威将军亲冒矢石,剿黄巾、破黑山、诛管亥、救北海,南征北战,无往不克!孙坚以为,这盟主之位,非虎威将军莫属!
  • 118、李刚首先率大军首先兵进上党与在这里屯守的张飞等人汇合,然后自己率大军前往颖川协助正在这里镇压黄巾起义的皇甫嵩。
  • 119、周仓,字元福,周仓本为黄巾贼地公将军张宝麾下之将,张宝死后,周仓和同是黄巾军的裴元绍率部啸聚山林。
  • 120、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
  • 121、今黄巾余贼已是笼中之兽,不日即将冰消瓦解。
  • 122、罗真人还非常能使唤人,身边有一千多“黄巾力士”,一千多可能有公孙胜的夸大,起码几十号是有的。
  • 123、先示之以威,后晓之以理,这便是孙杨对待黄巾残余的办法。
  • 124、此时东汉藩王本就不多,在黄巾之乱中又被贼党残杀了几个,目下并没有什么人与现在的皇帝亲戚关系近,适合继位的。
  • 125、只是在当前时期,曹操并未露出异心,而且首唱义兵,平定青兖二州黄巾余孽,每年又按时上贡,因此朝中大臣及各地诸侯上下对曹操印象极。
  • 126、黄巾军自然要靠这个时间来送出平舆城被围的消息,用来进行最后的挣扎啦。
  • 127、掌柜的,黄巾只是猖獗一时,等天下平定这可是无价之宝。
  • 128、盗亦有道,在这个乱世,黄巾贼简直暴虐无道。
  • 129、与其说,这些是黄巾兵,不如说,他们就是一群农民,衣衫褴褛,面有菜色,张伟不由得微微叹了口气。
  • 130、陈蓦的猜测是正确的,带着三千轻骑的孙坚连日连夜地赶路,趁着波才兵败的讯息还没有传到彭脱耳中时,突然袭击屯扎在西华的黄巾
  • 131、我等数日倍道而行,人马困乏已极,不宜厮杀,再者贼众我寡,又未与城中通得消息,孤军疲旅,如何抵得住这数万黄巾贼。
  • 132、那一年,黄巾揭竿董卓乱京天下汹汹,帝国落下余辉。
  • 133、如今黄巾道尽起百万雄兵,大汉招募的兵卒战力亦不在其下。
  • 134、左边一人披肩散发额头上束一黄巾,一身黄袍,闭目养神,呼吸若有若无,看样子应该内修深厚灵力者。
  • 135、中间的帐篷中,一个清朗的男声“玄德兄,不知道管亥他们能不能顺利地打探到广宗黄巾此时的情况?要是被黄巾军发现了,那就糟了!”。
  • 136、这一人乱倒罢了,慌乱通常都是连锁动作,一时间,董卓军阵之中火光冲天,乱成一团!黄巾军见势大喊“兄弟们,看!天公将军的法术又应验了!杀啊!”。
  • 137、只见两个黄巾力士押著李逵,耳朵边有如风两之声,下头房屋树木一似连排曳去的,脚底下如云催雾趱,正不知去了多少远,吓得魂不著体,手足摇动。
  • 138、黄巾起来,二十馀年,海内鼎沸,百姓流离。
  • 139、眼看宛城被围,黄巾军如瓮中之鳖一样,军心大乱。
  • 140、是不是黄巾贼党你说的不算,得看大人定夺。
  • 141、是啊!我还看到魏延将军在攻城时,自己身先士卒,冲在在最前面不避黄巾贼的乱箭,和敌人对射,只见他箭无虚发,敌人应弦而倒,这才是真英雄。
  • 142、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想不到,当年高祖与父老之约,如今却不能在这小小襄阳实现,难怪乎黄巾贼起!
  • 143、刘备与关张三人策马登上土坡遥望,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还有大旗上写着“天公将军”。
  • 144、四郊多垒,三辅倒悬,黄巾示宫阙之名,赤眉为园陵之祸。
  • 145、豫州其余诸郡大多是黄巾占据,有管亥前番书信,想必皆可传檄而定。
  • 146、但徐州下邳城附近最近也有黄巾贼作乱,自救不暇,没有能力来救助我们。
  • 147、最让大家惊骇的是,据说黄巾军仅一部人马,而且人数还远少于官兵,居然在冀州四郡人马的重围中重创官兵,打得汉军丢盔弃甲,狼奔豕突而逃,丢进了大汉帝国的颜面。
  • 148、平原、齐国那边虽然为黄巾所乱,诸侯所争,但毕竟都是有局限性的,没想到曹操为父报仇便是屠戮徐州百姓,使得这一片太平膏腴之地,如今变得荒芜贫瘠。
  • 149、大哥引我、三弟纵立刻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 150、原来此山头便是尔等贼巢,黄巾贼寇,速速受死!
  • 151、自从昨日与一千官兵的战斗中,他这小小的两百黄巾军已经扩充至五百,纳降了三百官兵成为黄巾贼,实在匪夷所思。
  • 152、一个体形稍微大一点的黄巾军扛着大刀喊道,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像能够碾压我们三千大军似得,哼哼,你要记住哀兵必胜。
  • 153、且不提后世欧洲的数次十字军东征,以及穆斯林的圣战,仅说那数年之后张角借太平道掀起的规模空前的黄巾起义便可窥见一斑。
  • 154、几名陵园官吏交换了一个神色,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这鹰扬中郎将和麾下兵将确是了得,怪不得传闻中屡战屡胜,杀得十余万黄巾尸横遍野。
  • 155、陶升和于毒望去,一箭地之外,数百黄巾贼簇拥着一抬肩辇而来,上面坐个十岁上下的娃娃,鼻涕横流,面色潮红。
  • 156、汉灵帝中平五年重新起义,号为白波军。 
  • 157、原来皇甫嵩白日强攻阳翟城,屡次攻上城墙,城中黄巾军畏惧,遂夜晚有人暗中与皇甫嵩联系,称愿献上首领波才首级,投降官军。
  • 158、没想到消息走漏反被黄巾军侦知,青州黄巾集结最精锐的三千将士对曹昂展开突袭。
  • 159、啊,新野北接宛城,朱将军也数次派人来求救,可新野城只有三千老弱病残之兵,若黄巾来攻,新野也未必能得保。
  • 160、而由于徐州并未受到黄巾起义的波及,所以经济基础的保留得比较完整,相对民生凋敝的其他地方,徐州简直可以用富得流油来形容了。
  • 161、这黄巾贼也真够穷的,向云暗自嘀咕,不过总比没有,向云麾下三千士卒用的都是刀,弓矛皆无,靠的就是勇力,也算聊胜于无吧。
  • 162、后梁太祖朱温,这个原叫朱三的农民,黄巾起义的叛徒,因出卖农民军而富贵,后又弑杀唐哀帝自立。
  • 163、黄巾已灭、天下太平,哪里有象你这样还要占山为王的,现在我告诉你,早些回头还不晚,我等此来,是要着你将抢夺安喜县的一百匹马归还了,再将队伍投降,以功赎罪!
  • 164、最大的隐患在于,黄巾军乃全民公敌,如果锋芒毕露,西边袁绍曹操和北边的公孙瓒,任何时候要大军压境,都随时出师有名。
12

词语拼音:

黄巾huáng jīn

词语解释:

东汉末年张角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头包黄巾而得名。

借指作乱者,寇盗。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