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穆造句
- 1、堂后墙及两山均竖立屏,书历代昭穆名讳。
- 2、这些墓排列有序,对研究郑国昭穆制度和埋葬制度意义重大,为研究郑文化提供了一批重要资料。
- 3、“昭穆相建”,也就是东陵安葬一位皇帝之后,继任者要葬在西陵。
- 4、所谓昭穆,是指宗庙或墓地的辈份顺序和排列,伦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伦常次序,一般是指家族中的长幼辈分。
- 5、乾隆皇帝登极后,本想跟随父亲雍正在西陵选择陵址,以示孝敬,这样也符合子随父葬的“昭穆”之制,于是在西陵选了地方。
- 6、由于雍正皇帝在西陵首建泰陵,从而产生了“昭穆相问的兆葬之制”。
- 7、又恐昭穆失序,爰会合族人,共立家谱,庶乎昭穆朗朗,炳若星辰,支泒绵绵,显同江河。
- 8、岂图宋未悔祸,弑乱奄臻,遂矫害明茂,篡窃天宝,反道效尤,蔑我皇德,干我昭穆,寡我兄弟,恣鸱鸮之心,蹈伦、颖之志,覆移鼎祚,诬罔天人。
- 9、如此说来,昭穆就是父子,却又不是一朝父子,是代代相传的父子,父子的下辈还有父子,即昭穆昭穆昭穆,父子父子父子,无穷无尽没完没了。
- 10、为解其难,乾隆皇帝定下了“父东子西,父西子东”的建陵规制,此称之为“昭穆相间的兆葬之制”。
- 11、至此,清朝入关后沿袭的“昭穆之制”的丧葬规范,被雍正轻而易举地击破,历史在这里无声地拐了弯。
- 12、这一次破坏“昭穆相建”规矩的是慈禧。
- 13、墓主人若是节闵帝元恭,洛阳北魏陵墓在布局上也恰符合中国古代的昭穆制度,孝文帝的长陵占据始祖位,祖孙三代围绕长陵左右梯次埋葬。
- 14、为敬祖归宗,不致昭穆紊乱,曾姓在清朝统一了字辈。
- 15、由于人口众多,婚姻有缓急,出生有先后,嗣子有长幼,错综复杂,于是产生按辈行取名字的办法,严格次序,分清昭穆。
词语解释:
1、宗庙的辈次排列。古代宗庙制度,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以天子而言,太祖庙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称为「昭」;三、五、七世居右,称为「穆」。
2.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3.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
2.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3.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