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牍造句

  • 1、尺牍,是古人对书信的一种雅称。
  • 2、正是由于唱和诗鲜明的交际性、承担尺牍的功能、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以文为诗”。
  • 3、书中有二十多副对联,两篇祭文,一篇残赋,一篇骈体文的劝进表,十几封尺牍及数十首诗词和诗钟。
  • 4、魏晋六朝行草尺牍独特的章法形式的出现绝非偶然。
  • 5、进一步论述吴门书派文人尺牍艺术的历史价值及其影响。
  • 6、他从腰间褡包内摸出厚厚两轴绢丝手卷,递给紫元宗,道昔年我拜访道宗祖师,他们多馈赠所著道书,都是些竹简尺牍
  • 7、中国古代尺牍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8、我们应该看到,只要学会辩证地扬弃,尺牍专用语在现代信函写作中仍然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 9、因为尺牍也是用宣纸、循古制,用毛笔行书竖行写就的。
  • 10、唱和诗鲜明的交际性及承担尺牍的功能,对于重新认识“以文为诗”有新的意义。
  • 11、能文,尤尺牍,词以小令见长,苏轼称其“入刀笔三昧”。
  • 12、论文试以《红楼梦》的帖子为例,分析旧尺牍的写作结构。
  • 13、尺牍专用语是古代尺牍文体区别于其它体裁文章的一个显著而体的方面。
  • 14、今天我再试一下发图片。这是《儿童新尺牍》的照片。
  • 15、第四章论述了袁中道散文的艺术成就,分别从杂记文、传记文、尺牍、日记四个方面论述其创作特点。
  • 16、本文以魏晋六朝行草尺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章法的特点及其成因。
  • 17、明代尺牍在中国书法史上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地位,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及独特的艺术表现。
  • 18、目前,学界对几种署名唐寅所著的《六如居士尺牍》《唐伯虎尺牍》《唐六如先生笺启》的真伪尚未作出明确的考辨。
  • 19、第三章笔者主要从其数量较多的散文,如游记、尺牍等探究袁宏道的为人与为文。

词语拼音:

尺牍chǐ dú

词语解释:

(1) 长一尺的木简;信札

与人尺牍,主皆臧去以为荣。——《汉书·陈遵传》
寄长怀于尺牍。——杜笃《吊比干文》
correspondence (of an eminent writer)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