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延造句

  • 1、与原用润滑剂相比,矿油型拉延油防锈性、清洗性、可泵送给油和带油焊接。
  • 2、介绍了拉延成形序中使用的拉深模模的设计、结构和作过程。
  • 3、但对成形量小的浅拉延件,传统的圆网格法已不能满足要求。
  • 4、以某大型真空制动缸缸体为例,介绍了厚板大直径圆筒四次拉延成形艺及模设计特点。
  • 5、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在拉延筋艺效果预测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6、设置拉延筋是板料拉深成形过程中控制材料流动的有效方法。
  • 7、并采用模拟退火的适应度拉伸方法,探讨了有效地提高航空钛板拉延模试冲时的缺陷诊断准确率的优化方法。
  • 8、根据覆盖件拉延成形艺补充面、压料面和拉延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出了翼子板拉延件。
  • 9、该拉延油含有油性剂、极压剂、防锈剂、清洗剂等多种添加剂。
  • 10、下列的加过程不需要压力作用:流延,蘸涂,拉延,涂布,浸渍和熔结。
  • 11、用数值仿真与实验分析方法研究轿车侧框的拉延成形过程。 
  • 12、皱折缺陷与钢中存在带状组织、钢板厚度不均以及拉延艺有关。
  • 13、压边力是板料拉延成形过程的重要艺参数之一,合理控制压边力的大小,可避免成形件起皱或破裂等缺陷。
  • 14、首先分析了左后悬挂架成形特点,决定采用两步拉延方式完成成形;
  • 15、有效的车身车间清洗设备应有分散并除掉车身上矿物油,润滑剂及冲压拉延油。
  • 16、为了实现匀流,在拉延设计中,通常要采取对称化处理,即成双冲压,就是将对称件合在一起拉延
  • 17、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对不锈钢带凸缘半球面形件进行了拉延过程模拟。
  • 18、对车身覆盖件进行拉延成形数值模拟,通过板料成形极限图、厚度分布图、应力应变分布图,保证覆盖件的艺数模有良的成形性能;
  • 19、研究了双曲扁壳覆盖件的成形机理及回弹特点,分析了双曲度拉延回弹机理。
  • 20、该方程显示拉延油的运动粘度与温度呈高度显著的指数关系。
  • 21、拉延艺设计主要包括冲压方向调整、压料面和艺补充部分的设计以及拉延筋布置等作。
  • 22、有良润滑效果的低粘度金属加油,适用于铝及其合金的冲孔、成型和拉延加。
  • 23、合理布置拉延筋是汽车覆盖件成形中控制冲压件成形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 24、等效拉延筋模型是影响回弹顶测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 25、电磁辅助钣金拉延快速成形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钣金件拉伸成形技术。
  • 26、它的主题涉及的范围包括:拉延参数和用;
  • 27、首先建立零件的拉延模型,从冲压方向、艺补充面、压料面、坯料初始形状等方面进行设计分析。
  • 28、引起摩擦的粗布和增大施加在料片上的压力来模拟拉延筋的效果从而帮助减小零件起皱(见图一)。
  • 29、彻底的预清洗包括除去所有的油,冲压拉延剂,金属屑,其它碎屑颗粒及除掉所有的磷化残渣。
  • 30、该模型为研究拉延筋约束阻力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方案。
  • 31、分析了厚向异性系数、摩擦系数、拉延筋阻力以及压边力对浅锥面罩零件拉深性能造成的影响。
  • 32、本文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了非轴对称拉延过程。
  • 33、由于覆盖件一般有复杂的形状并且对零件各部位的拉延均匀性有极高的要求,因而设计合理的拉延艺就极为重要。
  • 34、组元金属之间不均匀的塑性变形是导致组元金属在拉延过程中产生缺陷的主要根源。
  • 35、以汽车面罩骨架上横梁内板为例,进行拉延艺分析及冲压成形仿真。
  • 36、本文对普通拉延件的模补偿进行了研究。
  • 37、多连杆机构是现代拉延压力机内、外滑块普遍采用的作机构。
  • 38、作者阐述了面向功能的覆盖件拉延模设计基本原理,提出了功能组件的概念。

词语拼音:

拉延lā yán

词语解释:

拉延是利用拉深模使平面板料变为开口空心件的冲压工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