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仑的词语

  • 1、库仑电扭秤实验:库仑所做的发现电力与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的实验。
  • 2、昆仑失火,玉石俱焚: 词语解释⒈  昆仑山失火,将玉和石头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同归于尽。
  • 3、耶书仑: 神对以色列民的亲密称呼。
  • 4、鹘仑:亦作'鹘沦'。亦作'鹘仑'。完整;整个儿。 糊涂,不明事理。
  • 5、鹘仑吞枣: 鹘仑吞枣húlún-tūnzǎo (1) 鹘仑:同“囫囵”,整个的。把枣整个儿吞下去,不辨滋味 英 swallowed a date whole (2) 比喻理解事物笼统含混或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东西并不理解 英 to do a thing without thought;to read without doing any thinking for oneself
  • 6、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Napoleonic Code) ,又称《法国民法典》或《民法典》(Civil Code)。
  • 7、鹘仑吞:谓不加咀嚼﹐整个儿吞下。
  • 8、仑头:古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附近。
  • 9、离仑: 1.山神名。
  • 10、玉昆仑: 玉质的酒盏。
  • 11、昆仑山脉:昆仑山脉(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
  • 12、昆仑之球琳: 球琳:美玉。昆仑山上的美玉。比喻极为珍贵的物品。
  • 13、昆仑: 1.亦作"昆侖"。 2.古代亦写作"昆仑"。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 3.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昆侖﹑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孔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一说此指昆仑山。孔颖达疏引郑玄曰:"衣皮之民,居此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4.古代泛指中印半岛南部及南洋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5."昆仑奴"的省称。 6.泛指奴仆。 7.特指昆仑奴磨勒。 8.古代称皮肤黑色的人。 9.指玉制酒器。 10.酒名。"昆仑觞"的省称。 11.道教语。指头脑。 12.脐之别名。
  • 14、昆仑使者: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的使者。据《汉武帝内传》载,武帝居承华殿,见一青衣子,自称为西王母所使,自昆仑山来,传命帝服清斋,绝人事,以待西王母来相会晤。
  • 15、昆仑儿: 1.同"昆仑奴"。
  • 16、昆仑竹:昆仑山所产之竹。相传黄帝取之以制律管。见《汉书.律历志上》。
  • 17、昆仑子:刻如人形的器玩。
  • 18、昆仑县圃:《楚辞.天问》:"昆仑县圃,其居安在?"县圃,也称弦蒲﹑弦圃或玄圃,在昆仑山之上,传说为神仙所居之地。后以"昆仑县圃"为"昆仑县圃"的省称。
  • 19、昆仑黄:矿物名。雌黄的一种。
  • 20、昆仑道:指汉时汶上明堂的通道。
  • 21、昆仑丘: 1.亦作"昆侖丘"。 2.三重相叠的土山。 3.指昆仑山。
  • 22、昆仑墟: 1.昆仑山的基部。亦指昆仑山。 2.指方丈山。
  • 23、昆仑觞:酒名。北魏时以河源水所酿的一种酒。
  • 24、昆仑山: 昆仑山Kūnlún Shān (1) 亦作“崑崙山”。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经新疆西藏之间,通过青海西南到四川西北部,长2500公里,7千米以上高峰有多座 英 Kunlun Mountains
  • 25、昆仑奴:1.唐宋时在中国作奴隶的南海国人。
  • 拼音lún
  • 注音ㄌ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XB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思仑,思也。——《说文》(2) 自我反省检讨浙江令人自反省者,曰肚里仑一仑。——《新方言·释言》(2) ——见“昆仑”(Kūnlú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