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公的词语

  • 251、公职人员: 公职人员gōngzhí rényuán (1) 指政府官员 英 government officials (2) 主管、指导或管理公众事务的人 英 public officer
  • 252、公家: 公家gōngjia (1) 指朝廷、国家或官府 例 赴公家之难 英 the public;the state (2) 与私人相区别,今指国家、机关、团体等 例 副业产品,卖给公家 英 public side
  • 253、公宫: 1.君王的宫殿。 2.泛指官府。
  • 254、公公道道:不偏不倚的、公平合理的事情
  • 255、大公至正: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办理,毫不偏心。
  • 256、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dàgōng-wúsī (1) 不为个人谋私利 英 selfless (2) 秉公办事,不偏袒某一方 英 fair-minded;impartical
  • 257、公朝: 1.古代官吏在朝廷的治事之所﹐借指朝廷。
  • 258、公惭卿,卿惭长:谓旧时官僚威德世代相减。
  • 259、公本:公众的奏本。
  • 260、公门有公: 词语解释⒈  公:公侯。旧时指公侯之家出公侯。
  • 261、公平合理: 公平合理gōngpíng-hélǐ (1) 指对一切有关的人公平、平等的对待,它所用的标准往往没有那么严,如在发放救济品的地方应该公平,但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倒会趋于不公平 例 利润的公平合理分配 英 fair
  • 262、公派:由国家派遣:公派留学。
  • 263、公生明,偏生暗: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第三》:"公生明,偏生阐,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 264、公山: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山弗扰。见《论语.阳货》。
  • 265、公人:封建时代称衙门里的差役。旧时国家机关或公共团体中办理公事的人员﹐亦称公人。
  • 266、公羣: 词语解释⒈  集体。
  • 267、公私分明:公家的与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
  • 268、公司解散: 公司因既定原因终止其全部业务活动,清算其全部资产,致原来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不复存在的行为。中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可因下列情形解散: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决议解散;公司因合并或分立的需要而解散等。公司只有经过清算这一法律程序,才能视作已经解散。
  • 269、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词语解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pó shuō pó yǒu lǐ ]⒈  比喻甲说甲的对,乙说乙的对,各执一词。引证解释⒈  比喻甲说甲的对,乙说乙的对,各执一词。国语辞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 pó shuō pó yǒu lǐ ]⒈  (谚语)​各有各的道理,各人坚持各人的意思。例如:「他们夫妇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执不下。」
  • 270、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词语解释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gōng xiū gōng dé,pó xiū pó dé ]⒈  谓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引证解释⒈  谓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引《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烧香可是神佛儿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你不要,可行不的。”
  • 271、公信力:社会大众对特定组织或事物等的信任程度。
  • 272、国民公敌: 词语解释⒈  剧本。挪威易卜生作于1882年。正直的医生斯多克芒发现疗养区矿泉中含有传染病菌,他不顾浴场主们的威迫利诱,坚持要改建泉水浴场,因而触犯了浴场主们和政府官吏的利益,他们便和舆论界勾结起来,宣布斯多克芒为“国民公敌”。
  • 273、孤公:丧妻的男子。
  • 274、国耳忘家,公尔忘私: 词语解释⒈  为了国家忘了自己的家,为了公事忘了私事。形容一心为国为公。
  • 275、国公:封爵名。隋始置。自唐至明皆因之。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CU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2) 同本义公,平分也。——《说文》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韩非子·五蠹》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春秋·元命苞》兼覆无私谓之公。——《贾子·道术》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上》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 又如:公气(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质朴);公洁(公正廉洁);公慎(公正谨慎);公诚(公正诚实)(4) 共,共同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清· 黄宗羲《原君》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5) 又如:公患(共同的忧患,共同的祸患);公拟(共同拟定);公律(公认的规律)(6) 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汉之为 汉,凡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 汉· 贾谊《论积贮疏》(7) 又如:公中(公众;大伙儿;公家;公有的。引申为谁也不管的);公揖(向众人所作的一个揖礼);公本(公众的奏本);公欲(公众的欲望);公饯(公众举行的饯行宴)(8) 属于国际间的问题 。如:公海;公元;公尺,公里(9) 雄的,雄性的 。如:公畜名词(1) 朝廷;国家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2) 又如:公上(朝廷;官家);公币(国家铸造的货币);公壤(国家公有土地);公宪(国法)(3) 君王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左传·庄公十年》(4) 又如:公邑(国君的直辖地);公王(君王);公府(君主之府;官府);公寝(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公庙(指国君诸侯之庙)(5) 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被(借作“披”,穿)之僮僮(通“童童,光洁的样子),夙夜在公。——《诗·召南·采蘩》矇瞍奏公。——《诗·大雅·灵台》王公伊濯。——《诗·大雅·文王有声》实维尔公允师。——《诗·周颂·酌》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 偃( 子游名, 武城宰)之室也。——《论语·雍也》(6) 又如:公人(旧时衙门里的差役);公事人(犯人);公见(公务繁忙)(7) 古爵位名公,爵名,五等之首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公羊传》尔公尔侯,逸豫(快乐)无期。——《诗·小雅·白驹》(8) 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光凡为御史大夫丞相各再,壹为大司徒、大傅、大师,历三世居公辅位,前后十七年。——《汉书·孔光传》(9) 又如:公卿(泛指朝廷中的高官);公族(诸侯的同族,王公的子孙);公徒(诸侯的步兵);公令(诸侯的命令);公孙(诸侯之孙)(10) 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凡尊老,周晋秦陇谓之公。——《方言》六赵中大夫 白公。——《汉书·沟洫志》游诸公。——《汉书·田叔传》公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史记·项羽本纪》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11) 又如:张公;许孟公;公母(方言。指大爷大娘老两口);公修公德,婆修婆德(修德属于个人,不得代替)(12) 通“翁”。父。又丈夫的父亲宋人嫁子,若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淮南子·汜论》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3) 又如:公姥(指公婆;指岳父);公姑(丈夫的父母,亦称“公婆”)(14) 长本人两辈的男性亲属 。如:外公;舅公(15) 通“功”。劳绩,功绩当此之时,诸侯莫能以德,而争于公利,故以权相倾。——《盐铁论·轻重》寿张侯以公德加位特进。—— 汉《中常侍骑都尉樊——安碑》(16) 又如:无公(没有功劳);肤公(微小的功绩)?动词公布,让众人知道 。如:公之于世;公之世人副词(1) 公然;公开地残贼公行,莫之或止。——汉· 贾谊《论积贮疏》公然抢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又如:公讨(公开揭露声讨);公言(公开谈论;公众的言论);公取(谓公然夺取他人财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