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浮的词语
- 401、浮滑: 浮滑fúhuá (1) 轻浮油滑 例 浮滑习气 英 frivolous and foxy
- 402、浮滥:泛滥,多而杂。
- 403、浮瓜沈李: 1.亦作"浮瓜沉李"。 2.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谓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因以"浮瓜沈李"代指消夏乐事。
- 404、浮航:并船而成的浮桥。
- 405、浮勒:额外的勒索。
- 406、浮囊:渡水用的气囊。
- 407、浮湛:随波逐流。 喻升降﹑盛衰﹑得失。 犹沉溺;沉沦。
- 408、浮玉山: 亦省称“浮玉”。 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 指今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焦山。
- 409、浮桑:指太阳出来的地方。
- 410、浮凉:轻微的凉气。
- 411、浮粮:定额之外的钱粮税款。
- 412、浮力: 浮力fúlì (1) 流体对放在它中间的物体所产生的向上的力 英 buoyant force
- 413、浮薄:轻薄,不朴实。
- 414、浮宂: 1.亦作"浮宂"。 2.多馀。 3.指浮员﹐冗官。
- 415、浮丘:即浮丘公。 复姓。汉有浮丘伯。见《汉书.儒林传.申公》。
- 416、浮漾: 1.在水面或空间飘浮荡漾。 2.呈现。
- 417、浮心:浮动不安的情绪。
- 418、浮渲:谓梳高髻。
- 419、浮皮潦草:形容不认真,不仔细,敷衍了事。也说肤皮潦草。
- 420、浮名虚利:形容名利是空虚的东西。
- 421、浮浪人: 指无固定住地和无户籍的人。 指放荡不务正业的人。
- 422、浮桴: 1.《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后以"浮桴"谓乘舟航行。 2.指小筏子。
- 423、浮生切响: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
- 424、浮年: 谓逝去的岁月。
- 425、浮屠子:即和尚。
- 拼音fú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0
- 繁体浮
- 五笔IEBG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2) 同本义浮,氾也。——《说文》载沉载浮。——《诗·小雅·菁菁者莪》浮,漂也。浮游也。——《广雅》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浮于济漯。——《书·禹贡》过夏首而西浮兮。——《楚辞·哀郢》浮天无岸。——《文选·桦·海赋》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 又如:油浮于水面;浮梗(随水漂浮的残梗);浮蛆(酿酒未熟时,漂浮在酒浆上的泡沫);浮没(漂流淹没);浮月(浮在水面的月影)。也指飘在空中。如:浮香(漂溢的香气);浮气(浮游的云雾);浮踊(飘浮升腾的)(4) 游水(如挥动手脚或摆动翅鳍或尾巴)推进身体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资治通鉴》(5) 又如:浮涉(乘舟渡水);浮淫(划船游乐);浮舟(行船)(6) 超过罪俘于桀。——《书伪泰誓》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明史·海瑞传》(7) 又如:人浮于事;浮征(超额征收);浮冒(虚报;假冒)(8) 游荡,游手好闲 。如:浮沉草野(浪迹山野乡间;四处漂泊);浮客(四处漂泊的人);浮户(流动而无定籍的户口);浮人(到处流浪的人)(9) 用满杯酒罚人使苏子美读之,必浮白曰:“惜乎击之不中!”——《聊斋志异》(10) 又如:浮白(罚酒;借指满饮)形容词(1) 在表面上耻名之浮于行也。——《礼记·表记》(2) 又如:浮文套语(不疼不痒的客套话);浮气(非常微弱的气息)(3) 暂时的 。如:浮支;浮世(世事无定,生命短促);浮铺(地摊。没有固定地点的铺子);浮借(暂借);浮来暂去(刚来就走;来去匆匆)(4) 轻薄;轻佻教以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国语·楚语》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梅尧臣《闻进士贩茶》(5) 又如:粗心浮气;浮逸(轻浮放荡);浮浪(轻薄放荡)(6) 空虚;无根据。又空虚不实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宋· 沈括《梦溪笔谈》(7) 又如:浮称(虚名);浮言(没有实际意义的话);浮幻(不切实际的幻想);浮理(捏造的理由);浮文(虚华无实的文章);浮词(虚饰无根据的言辞);浮议(无根据、不足信的言论)名词(1) 疏松细碎的土壤土之次曰五浮。——《管子》(2) 通“瓠”(hú)。葫芦百人抗浮,不若一人挈而趋。——《淮南子》(3) 通“蜉”。虫名浮游有殷。——《大戴礼·夏小正》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