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眼的词语

  • 476、句中眼: 1.亦称"句中眼"。 2.指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 477、句眼: 1.亦称"句中眼"。 2.指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 478、红眼: 红眼hóngyǎn (1) 发怒,不能控制自己 例 动不动就红眼 英 see red;become infuriated (2) 眼红 例 红眼病 英 envy
  • 479、高眼: 1.端砚墨池外的斑点。 2.眼力高;眼界广。
  • 480、高着眼:谓从高处﹑远处观察﹑考虑。
  • 481、飞眼: 飞眼,飞眼儿fēiyǎn,fēiyǎnr (1) 向对方飞快地眨眼,以传递情意 英 ogle;make eyes;make a darling glance
  • 482、蹲风眼: 1.方言。蹲拘留所。
  • 483、得眼:原谓盲人复明。晋法显《佛国记》:"精舍西北四里有榛,名曰得眼木。有五百盲人,依精舍住此,佛为说法,尽还得眼。盲人欢喜,刺杖着面,头面作礼,杖遂生长丈,世人重之,无敢伐者,遂成为榛。是故以得眼为名。"后用以比喻人由迷昧而得醒悟。
  • 484、石眼:石上泉眼。
  • 485、毒眼:嗔怒的眼光。
  • 486、春眼: 形容柳叶初生之芽。
  • 487、畜眼:对自己眼睛的谦称。
  • 488、出眼:犹显眼。
  • 489、赤眼:患急性结膜炎时,眼白发红。俗称红眼。
  • 490、抢眼:惹人注意;吸引人眼球。
  • 491、长眼:方言。注意﹑当心。
  • 492、禅眼:谓佛教禅师语录中之佳句。
  • 493、侧眼:斜着眼睛。谓不正视。
  • 494、不转眼: 眼珠不动,注视。
  • 495、不落眼: 谓目不转睛。
  • 496、不斩眼: 不眨眼。
  • 497、佛眼:佛经所说五眼之一。佛为觉者,觉者之眼称佛眼。谓能洞察一切,具有超凡的眼力。喻指以慈悲为怀﹑宽以待人者之眼。参看'佛眼相看','佛眼佛心'。
  • 498、炮眼: 炮眼pào yǎn 1.  掩蔽工事的火炮射击口。 英 porthole; 2.  爆破前在岩石上凿的孔,用来装炸药。 3.  堡垒的墙或女儿墙上斜面向外扩大以便于炮击的洞口。 英 embrasure; 4.  装甲车上或工事上发射枪弹或炮弹的孔或槽。 英 port;
  • 499、花眼眼: 方言。即双眼皮。
  • 500、黑眼定心: 方言。谓看了心中气不过。
  • 拼音yǎn
  • 注音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HVE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2) 同本义眼,目也。——《说文》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巽为多白眼。——《易·说卦》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3) 泛指眼睛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5) 眼力 。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6) 耳目;眼线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7) 见证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9) 指孔;洞穴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如:网眼;筛眼(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如:节骨眼儿(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量词——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