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祀的词语
- 26、阳祀: 1.指祭天及宗庙。
- 27、延祀:谓使后代延续下去。有后则祭祀不绝,故称。
- 28、烟祀:古代对天神的祭祀。祭时先积柴,再加牲体﹑币帛等祭品于柴上烧之,使烟升起,表示告天。烟,通"禋"。
- 29、训祀: 1.指有关祭祀时牺牲﹑粢盛﹑尊彝﹑俎豆之数礼有常法的训诫。语本《书.高宗肜日》﹕"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巳训诸王﹐作《高宗肜日》……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孔传﹕"祭祀有常﹐不当特丰于近庙﹐欲王因异服罪而改修之。"
- 30、修祀:祭祀。
- 31、馨祀:指祭祀。
- 32、血祀:指祭祀。凡祭﹐必杀牲取血﹐故称。
- 33、孝祀:祭祀,享祭。
- 34、小祀:古代对司中﹑司命﹑风伯﹑雨师﹑诸星﹑山林﹑川泽等的祭祀﹐也叫群祀。
- 35、享祀:祭祀。 犹享世。
- 36、飨祀: 1.祭祀。飨,通"享"。 2.享受祭祀。飨,通"享"。
- 37、乡祀:明清时,乡里中德行优异者死后由乡人公举,请准祭祀于乡贤祠,谓之"乡祀"。
- 38、闲祀: 1.亦作"间祀"。 2.谓四时正祭之间的祭祀。
- 39、先祀:谓对祖先的祭祀。
- 40、祫祀:即祫祭。
- 41、五祀: 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 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 五类应享受祭祀的功臣。
- 42、望祀:古代祭名。遥祭山川地祇之礼。遥望祭祀。
- 43、外祀:郊祀。祀国内山川四望之属。
- 44、通祀:共同祭祀。
- 45、特祀: 1.谓单向新死者祭祀。 2.单独祭祀。
- 46、岁祀: 每年在一定的时间祭祀。 年;年代。
- 47、肆祀: 1.祭名。谓以全牛全羊祭祀祖先。
- 48、顺祀:谓顺昭穆次序而祭祀。
- 49、守祀:守宗庙﹑祀社稷山川的人。借指国君。
- 50、世祀:世代祭祀。
- 拼音sì
- 注音ㄙˋ
- 笔划7
- 繁体祀
- 五笔PYNN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示,巳声。“示”常与祭祀有关。本义:祭祀天神)(2) 同本义祀,祭无已也。——《说文》祀,国之大事也。左传·文公二年》五祀。——《周礼·在宗伯》。郑注:“五色之帝。”以雷鼓鼓神祀。——《周礼》。贾公彦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3) 一说指祭祀地神祠,祭也,天祭也。祀,地祭也。——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4) 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祭祀必祝之。——《战国策》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明史·海瑞传》(5) 又如:祀灶(祭灶神。在腊月二十三日,为古代五祀之一);祀南北郊(天子即位后在城南郊外祭天,在城北郊外祭地);祀土(祭祀土地神);祀天(祭祀天神);祀孔(指祭祀孔子的典礼);祀田(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祀社(祭祀土神);祀奉(祭祀供奉);祀典(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祀物(祭祀所用的供物);祀命(祭祀的命令);祀享(祭祀供献);祀孤(祭祀孤魂);祀姑(古代旗帜名)名词(1) 祭神的地方过墓则式,过祀则下。——《礼记》(2) 又如:祀堂(祭殿);祀舍(祭祀的房屋,庙宇);祀场(古代祭祀地神的处所);祀坛(古代祭祀时用土筑的平台)(3) 世,代固有文不传于后祀,声遂绝于天下者矣。——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4) 中国商代对年的一种称呼惟十有三祀。——《书·洪范》(5) 向神或神明供奉动物或植物食物、酒类、香烛或珍贵物品作为祭祀的行为或举动祀,国之大事也——《左传》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