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词的词语
- 301、苏州弹词:曲艺曲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形成于江苏苏州。用苏州方言说唱。清代乾隆年间已经流行。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上注意模拟人物的“起脚色”。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以才子佳人和公案题材为主。
- 302、诉词: 1.诉讼词状。 2.指诉苦的文字。
- 303、廋词:廋辞。
- 304、颂词: 颂词sòngcí (1) 表彰功绩或表达祝愿的讲话或文章 英 complimentary address; panegyric; eulogy;citation (2) 大使在递交国书时发表的讲话 英 speech delivered by an ambassador on presentation of his credentials
- 305、全宋词:《全宋词》是中国近百年来最重要的古籍整理成果之一。
- 306、宋词:宋代人填写的词。词起于唐代,至宋为全盛时期,小令中调之外,更增长调。宋代填词名家最多,作品亦极丰富,故文学史上常与唐诗并称。
- 307、讼词: 讼词sòngcí (1) 状纸上写的文字 例 包揽讼词 英 legal cases
- 308、私词: 1.个人的言论。
- 309、四明南词:曲艺的一种。用宁波方言说唱的弹词。流行于浙江宁波一带。由一人自弹三弦演唱,一人打扬琴伴奏,也有二﹑三人加用琵琶﹑二胡伴奏的。也称四明文书。
- 310、司词:介词的宾语。
- 311、漱玉词:词集。南宋李清照作。一卷。明代毛晋刻本收词十七首。另有清代王鹏运刻本,收词五十首。今人王学初有《李清照集校注》三卷,卷一收词,余二卷分别收诗和文。
- 312、摅词:吐词;措辞。
- 313、抒词:运用词语,表达词意。
- 314、收词: 收词shōucí (1) 收集单词 英 word-catching;contain entries in a dictionary
- 315、寿词:祝寿的吉祥语﹑诗词。
- 316、受词: 1.见"受辞"。
- 317、誓词: 誓词shìcí (1) 起誓的言词,誓言 例 入党誓词 英 oath
- 318、释词:解释词义。
- 319、矢词: 1.亦作"矢辞"。 2.正直之言。
- 320、饰词: 饰词shìcí (1) 掩饰真相的话;托词 英 excuse (2) 修饰文辞 英 polish
- 321、失词: 1.亦作"失词"。 2.言辞失当。
- 322、诗词: 1.诗的词句。 2.诗和词。
- 323、设词: 1.托词。 2.措辞。
- 324、骚人词客: 骚人词客sāo rén cí kè (1) 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泛指诗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英 poets and writers
- 325、骚词:指骚体诗的文词。
- 拼音cí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詞
- 五笔YNGK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2) 同本义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4) 诗文中的词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6) 状纸;诉讼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动词说,告诉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