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词的词语

  • 351、骗词:诳骗的语言。
  • 352、骈词:犹骈文。
  • 353、判词: 判词pàncí (1) 判决书的旧称 英 court verdict (2) 断语,结论 例 两人得出的判词绝然不一 英 verdict;conclusion;deduction
  • 354、判断词:指"是"这个特殊性质的动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共同组成句子的谓语部分。
  • 355、词牌: 词牌cípái (1) 填词用的曲调名。如“菩萨蛮”、“西江月” 英 names of the tunes to which ci poems are composed
  • 356、派生词: 派生词pàishēngcí (1) 合成词的一类,指由词根加词缀构成的词。如:椅子;花儿;阿姨 英 derivative words
  • 357、偶词: 1.亦作"偶词"。 2.对偶之词语。
  • 358、造言捏词:捏造虚假的言词。
  • 359、捏词: 捏词niēcí (1) 编造的言词,谎言 例 捏词诬告 英 lie
  • 360、念词:指戏剧演出中的念台词或道白。
  • 361、念念有词: 念念有词niànniàn-yǒucí (1) 迷信的人小声念咒语或祷告。泛指一个人小声嘟囔 英 mutter incantations
  • 362、昵词: 见“昵辞 ”。
  • 363、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
  • 364、言讷词直: 唐·韩愈《上考工崔虞部书》:“欲学为辞,则患言讷词直,卒事不成。”
  • 365、脑词:脑语。
  • 366、挠词: 1.亦作"挠词"。 2.屈服的言词。
  • 367、铭词:亦作'铭辞'。铭文。
  • 368、连绵词: 是“联绵词”的别称。双音节语素的一种。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
  • 369、梅词:吟咏梅花的词。
  • 370、盲词:旧时一种民间的说唱文学。演唱者多盲人,故称。
  • 371、慢词: 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最短的是《卜算子慢》,八十九字,最长的是《莺啼序》,二百四十字。 见“慢辞 ”。
  • 372、麻词: 1.亦作"麻词"。 2.委任宰相的诏书。
  • 373、柳枝词:唐代《新乐府.近代曲.杨柳枝词》的省称。
  • 374、零少词: 竞争度较低的一些词。
  • 375、数量词: 数量词shùliàngcí (1) 数词和量词合用时的统称。如“三个人”的“三个”,“一群羊”的“一群”,“来一回”的“一回”。如“一张纸、一页(书)、(去)一次” 英 number and classifier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GK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2) 同本义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4) 诗文中的词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6) 状纸;诉讼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动词说,告诉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