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貌的词语

  • 126、月貌花庞: 月貌花庞yuè mào huā páng (1) 形容青年女子容貌美丽 英 very beautiful
  • 127、委貌冠: 亦称玄冠、元冠。
  • 128、面貌一新:灿然一新 cànrán-yīxīn[look brand-new] 金光灿烂,眼前呈现一片崭新的样子
  • 129、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yǐmào-qǔrén (1) 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才能 英 a book by its cover judge people by naeural appearance
  • 130、栀貌蜡言:指伪饰的面貌与言辞。
  • 131、月貌花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
  • 132、玉貌花容:形容长得漂亮,如花似玉。
  • 133、遗貌取神:谓绘画舍其形似而取其神似。
  • 134、相貌堂堂: 相貌堂堂xiàngmào-tángtáng (1) 形容人的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英 have a dignified appearance
  • 135、人不可貌相:  谓不能以外貌评判或估量人。 亦作:人不可貌取
  • 136、其貌不扬: 其貌不扬qímào-bùyáng (1) 形容人容貌丑陋 例 礼部侍郎郑愚,以其貌不扬,戏之曰:“子之才学甚富,如一目何?”——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 英 his face is ugly
  • 137、花貌蓬心:谓虚有其表。
  • 138、地貌学: 又称“地形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包括构造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和应用地貌学等。对于矿产的普查和勘探、工程建设、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地形测量、地质调查、国土整治、国防建设和旅游开发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139、貌閲:验看人的面貌,以核实户籍册上登记的人数和年龄。 这是 隋唐 时为防止民间漏报户口、隐瞒年龄以逃避赋役所采取的措施。《北史·裴蕴传》:“时犹承 文帝 和平后,禁网疏阔,户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於老,已免租赋。 藴 歷为刺史,素知其情,因是条奏,皆令貌閲。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三年》:“隋 主命州县大索貌閲。” 胡三省 注:“貌閲者,閲其貌以验老小之实。”
  • 140、貌似有理:貌似有理,释义为实际上没有道理,表面却像有道理。
  • 141、貌似无盐:形容女性容貌丑陋。
  • 142、貌不出众:相貌平平,长相一般的意思。
  • 143、貌若天仙:容貌如天上的仙子一般美丽。多用来夸一个人好看。
  • 144、貌若潘安: 形容这人很帅。
  • 145、貌比潘安: 形容有才有貌的男子。
  • 146、貌似潘安: 形容是个美男子。
  • 147、貌美如花:形容女子如花般的美丽。
  • 148、貌言: 1.虚伪文饰的话,假话。 2.犹言表面上说。
  • 149、貌喏:古时下对上的一种敬礼方式。犹后世之请安。
  • 150、貌定:谓根据外貌判断人的才德。
  • 拼音mào
  • 注音ㄇㄠ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EERQ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豹省,皃(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2) 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皃,颂仪也。——《说文》。按,面之神气曰颂,面之形状曰皃。夫皃情之华也。——《国语·晋语》貌思恭。——《论语》。皇疏:“动容谓之皃。”貌耸神溢。——唐· 李朝威《柳毅传》人之貌有与也。——《庄子·养生主》子产蹴然改容更貌。——《庄子·德充符》貌甚寝。——明· 魏禧《大铁椎传》(3) 又如:貌团团(形容面容姣圆、丰润的样子);貌侵(容貌丑陋);貌妍(容貌美丽);貌寝(相貌丑陋、消瘦);貌状(外貌;形象);貌容(容貌);貌色(容貌);貌肖(形貌相似)(4) 外表的形象,外观貌恭而心不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 又如:貌为风厉(表面上做出严厉的样子);全貌(事物的全部情况;全部面貌);貌似(面貌相似。或指事物外表相似而内在不同)(6) 神态,面部神情貌若男子所以恭敬,妇人之所以姣好也。——《说苑·脩文》貌若甚戚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7) 又如:貌禅(面部表情如僧徒入神。形容入神的样子)(8) 通“緢”。细微的丝简孚有众,惟貌有稽。——《书·吕刑》。《说文》引作“帷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