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贤的词语
- 101、贤胄部: 贤胄,梵名Bhadra=ya^nika,巴利名Bhaddaya^nika。
- 102、衆贤:1. 众多的贤人。 汉东方朔 《非有先生传》:“寡人获先人之功,寄於众贤之上,夙兴夜寐,未尝敢怠也。” 晋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詵詵众贤,千载一遇。” 南朝宋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晚节值众贤,会同庇天宇。” 宋石介 《庆历圣德颂》:“众贤之进,如茅斯拔;大姦之去,如距斯脱。” 2. 谓使贤才增多。《墨子·尚贤上》:“故大人之务,将在於众贤而已。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
- 103、踵武前贤: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104、害忠隐贤:忠:足以保国之人;隐:埋没;贤:德才兼备之人。 残害忠良,埋没贤才。
- 105、忠贤:忠诚贤明。 忠诚贤明的人。
- 106、至贤: 1.极贤能;极有贤德。 2.犹大贤。指极有贤德的人。
- 107、招纳贤才: 招聘有才能的人来辅助自己的事业。
- 108、招贤:招揽贤人。
- 109、杖贤: 1.依靠贤德的人。
- 110、贤蕴:高明的意见;精深的义理
- 111、愚贤:愚与贤。
- 112、寓贤:犹隐士。
- 113、右贤:犹先贤。有才德的前辈。 尚贤,尊崇贤能。 汉时匈奴贵族有左贤王﹑右贤王之号,右贤王亦省称为'右贤'。
- 114、贤友: 1.良友。 2.用为对他人朋友的美称。
- 115、优贤:优待﹑礼遇贤者。
- 116、优贤扬历: 参见:优贤扬历 ,优贤飏历
- 117、怀贤盈楚:拥有的人才超过了楚国。
- 118、英贤:德才杰出的人。
- 119、颐贤:谓蓄养贤人。
- 120、逸贤:隐遁不仕的贤人。
- 121、议贤: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有德行的人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122、仪贤堂:南朝梁武帝礼贤讲学之处。
- 123、野无遗贤:谓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古多以称颂圣明之世。
- 124、优贤飏历:指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同“优贤扬历”。
- 125、推贤逊能: 《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邞·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社稷宁谧,黎民乐业,皆晏婴推贤逊能之功。” 【名称】推贤逊能【拼音】tuī xián xùn néng【解释】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出处】《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示例】邞·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社稷宁谧,黎民乐业,皆晏婴推贤逊能之功。”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賢
- 五笔JCMU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2) 有德行;多才能贤,多才也。——《说文》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3)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4) 对人的敬称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5) 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贤弟;贤甥(6) 良,美善东家有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非不贤也。——《吕氏春秋·察今》(7) 又如:贤否(好的与坏的);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8) 艰难;劳苦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名词(1) 有才德的人;人才三曰进贤。——《周礼·太宰》。注:“有善行也。”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唐贤今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用,贤人)。——汉· 贾谊《过秦论》思贤如渴。——《三国志》(2) 又如:贤圣(圣贤);前贤(有才德的前辈);先贤(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圣贤(圣人和贤人)(3) 人的贤能其贤不及孔子。——唐· 韩愈《师说》动词(1) 胜过,超过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2) 尊重;崇尚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3)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